孙合理 发表于 2010-7-28 10:42:47

学习

真诚的山东人 发表于 2010-7-28 13:00:46

支持杨老师,道友真是支持啊!!!

汉云轩 发表于 2010-7-28 15:06:24

热烈祝贺杨华先生书画印艺术大型网络展圆满成功!   
       离30日已经只剩三天时间了,我必须得为我一直仰慕的书法家杨涵之先生网展写点东西了,尽管在书法的道路上我仅仅还是个艰难行走的跋涉者,也正因为如此,我一直不敢妄加评论。
    因为杨涵之先生在楷书上的卓越成就及影响,我一直在关注杨先生。后来,我的好友给我推荐了涵之先生的博客“灯影下的无闲草堂”,让我大饱眼福,也对杨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愈加仰慕先生的人品和书法。时下,书坛浮躁风气日盛,更有人认为楷书创作已到了极限,创新难度太大,写楷书吃力不讨好,不能适应当今"快节奏之创新风"。所以能够沉下心来,坚守宁静,坚守传统的人实在不多了。就这一点,就让我足以对杨先生心生敬意。现将一些粗浅的认识归纳如下:
    一、看上去很美   
       自古至今,学欧体者可谓数不胜数,然深得欧体精髓,能独辟蹊径,自开一格者寥寥。杨先生的楷书作品深得欧体之要旨,继承传统但不囿于传统,师法古人但不受制于古人,真正把欧体写活了。 杨先生的欧体楷书结字谨严瑰奇,用笔劲挺婉丽,无狂野态,富书卷气,形意兼得,散逸通灵,儒风雅韵,尽脱凡俗。线条笔断意连,使转圆润浑厚,点画映照关联,结体精研却不森严,中宫紧结,内敛处比欧阳询更紧密,放纵处比褚遂良更飘逸,整体观之,却又疏密得宜,清新悦目。结构初看茂密,实则笔画之间迂回宽缓,气动神移,彼此关照,舒畅自如,可谓宽裕明秀,端凝浑穆 精劲峻整。先生能将楷书外静内动的静态之美表现到极致,表现出那种宁静、恬淡、细致、平和的心境和情绪,让人看着通体舒畅,看上去很美。
    二、品起来有味
       清王澍曾批评古时学欧者:“每见为率更者,多方整枯燥,了乏生韵。不知率更风骨内柔,神明外朗,清和秀润,风韵绝人。”杨先生的楷书凝重、雄浑、奔放、高古,不激不厉,从从容容,笔笔不苟,没有躁动、粗野,只有安闲、静逸。厚实质朴中不失灵气,法度有致中追求创新超越,融会贯通,自出机杼,达到形式与气质美的和谐统一。读先生的书法,如行深山小径,遇得道高人,听其娓娓谈道,如微雨中沐春风,荡尽胸中尘埃。其内在的书卷气,使得作品中暗香浮动、宁静深美、意境悠远。越看越耐看,越品越有味。
    浮躁世风下,我们在叹服杨先生高超书艺的同时,我们更佩服先生独守宁静,默默耕耘,严谨治学的精神,佩服先生博才多学,厚积薄发的文化素养。做学问需要能耐得住寂寞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毕竟,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多。
    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以为书法之路亦然,此语也送给默默耕耘在楷书道路上的各位朋友。
   热切期待能得到先生书法大作一件,不胜感激。[/size

[ 本帖最后由 汉云轩 于 2010-8-7 13:08 编辑 ]

汉云轩 发表于 2010-7-28 15:14:27

热烈祝贺杨华先生书画印艺术大型网络展圆满成功!   
    离30日已经只剩三天时间了,我必须得为我一直仰慕的书法家杨涵之先生网展写点东西了,尽管在书法的道路上我仅仅还是个艰难行走的跋涉者,也正因为如此,我一直不敢妄加评论。
    因为杨涵之先生在楷书上的卓越成就及影响,我一直在关注杨先生。后来,我的同学好友书法家乔中石先生给我推荐了涵之先生的博客“灯影下的无闲草堂”,让我大饱眼福,也对杨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愈加仰慕先生的人品和书法。时下,书坛浮躁风气日盛,更有人认为楷书创作已到了极限,创新难度太大,写楷书吃力不讨好,不能适应当今"快节奏之创新风"。所以能够沉下心来,坚守宁静,坚守传统的人实在不多了。就这一点,就让我足以对杨先生心生敬意。现将一些粗浅的认识归纳如下:
    一、看上去很美   
    自古至今,学欧体者可谓数不胜数,然深得欧体精髓,能独辟蹊径,自开一格者寥寥。杨先生的楷书作品深得欧体之要旨,继承传统但不囿于传统,师法古人但不受制于古人,真正把欧体写活了。 杨先生的欧体楷书结字谨严瑰奇,用笔劲挺婉丽,无狂野态,富书卷气,形意兼得,散逸通灵,儒风雅韵,尽脱凡俗。线条笔断意连,使转圆润浑厚,点画映照关联,结体精研却不森严,中宫紧结,内敛处比欧阳询更紧密,放纵处比褚遂良更飘逸,整体观之,却又疏密得宜,清新悦目。结构初看茂密,实则笔画之间迂回宽缓,气动神移,彼此关照,舒畅自如,可谓宽裕明秀,端凝浑穆 精劲峻整。先生能将楷书外静内动的静态之美表现到极致,表现出那种宁静、恬淡、细致、平和的心境和情绪,让人看着通体舒畅,看上去很美。
    二、品起来有味
    清王澍曾批评古时学欧者:“每见为率更者,多方整枯燥,了乏生韵。不知率更风骨内柔,神明外朗,清和秀润,风韵绝人。”杨先生的楷书凝重、雄浑、奔放、高古,不激不厉,从从容容,笔笔不苟,没有躁动、粗野,只有安闲、静逸。厚实质朴中不失灵气,法度有致中追求创新超越,融会贯通,自出机杼,达到形式与气质美的和谐统一。读先生的书法,如行深山小径,遇得道高人,听其娓娓谈道,如微雨中沐春风,荡尽胸中尘埃。其内在的书卷气,使得作品中暗香浮动、宁静深美、意境悠远。越看越耐看,越品越有味。
    浮躁世风下,我们在叹服杨先生高超书艺的同时,我们更佩服先生独守宁静,默默耕耘,严谨治学的精神,佩服先生博才多学,厚积薄发的文化素养。做学问需要能耐得住寂寞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毕竟,我们面对的诱惑太多。
    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以为书法之路亦然,此语也送给默默耕耘在楷书道路上的各位朋友。
   热切期待能得到先生书法大作一件,不胜感激。

[ 本帖最后由 汉云轩 于 2010-8-11 18:04 编辑 ]

品墨 发表于 2010-7-28 18:31:32

评杨华书画印艺术大型网络展

关注并喜欢杨老师的作品是从爱上篆刻、爱上篆刻网开始的!
在篆刻网有两位老师,一位是以玺印见长的赵明老师,再有就是以工整类印风为主的杨华老师。因为最近迷上篆刻,成了篆刻网的常客,也正是由于篆刻网的经历,才认识了杨老师,并为老师的印所打动!
杨老师的印和人给人的感觉是严谨、细致、追求完美!
谈谈对老师印的一些感受。元朱文(亦有称圆朱文)广泛来讲就是以小篆入印的朱文印,主要是通过元代以来文人的介入和深入研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印风,而且愈是离我们近的年代水平愈高,特别是经过上世纪的发展,涌现了赵叔孺、陈巨来、王福厂、韩登安等大师级的人物,开拓了元朱文的面貌和发展空间,使其成为工整类印风的代表之一,而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喜爱是喜爱,但是其创作难度也非同一般,对印石、印人的篆书水平、对刀的控制、空间布局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正因其整,一点失误全印皆失!而我们所见的杨老师的大部分作品,或者说老师最精彩的部分正是这种元朱文的风格。总体看,老师的作品线条遒劲、光洁无尘、构思巧妙,观之让人心静,是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作品!在创作上,我们感觉到杨老师与以往的元朱文作者相比还是有其独到之处,主要体现在线条的书写意味更浓,仿佛为朱笔书于方寸之上,而与一些元朱文作者追求以细为美,越细越好的趋势有所不同。同时,也不同于照搬小篆入印的作法,而是加强了小篆入印的印化研究。我们知道前期的元朱文结字以方正为主,发展到后来逐步向长方发展,充分体现了小篆的修长和美感,杨老师的作品没有囿于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是根据印文内容、印面特点灵活把握,使相对统一的风格在不同的作品中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当然,老师也有一些作品,特别是白文作品也很有雄强之势,残破也很到位,可见老师对各种风格的把握能力!
杨老师是书、画、印俱佳的全才,“印如其人”、“字如其人”都可以在老师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杨老师为人仔细、用功扎实,讲究到位,所以才有其印,才有其字!看杨老师的字真是如其人、如其印!字以唐楷为宗,说实话,现在能在唐楷上下功夫到此者真是少之又少,看杨老师的书法,第一印象像欧字,但细细品味,柳之筋骨亦在,可以说是老师融合了唐楷几大名家的特点于一身,总体风格取其精致!老师的书法面貌已基本成形,即使鸿篇大制,亦一丝不苟,着实令人佩服!但赞叹之余,我们也感到,从书法欣赏的角度来说,因其已成定势,所以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不知老师将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的严谨在篆刻网是有体会的,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有目共睹,我们觉得已经很不错的作品,还是被老师挑出一大堆毛病,而且批评起来一点不留情面,我们也希望这样的老师多些!
最后,祝贺杨老师网展的成功,并祝老师艺途日进!

[ 本帖最后由 品墨 于 2010-7-28 22:29 编辑 ]

Anonymous 发表于 2010-7-29 00:02:23

看完了帖子,本不想说是么,老天都哭了
中国的足球怎么就那样难!
   中国的艺术就这样灿烂?
   中国的硬工武术就这样练出来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呀!

真诚的山东人 发表于 2010-7-29 00:33:47


支持杨老师!!!!!!

易*景行 发表于 2010-7-29 04:55:45

看着过瘾忘了睡了!!!

易*景行 发表于 2010-7-29 04:58:32



祝贺杨华书画印展圆满成功!!!



[ 本帖最后由 易*景行 于 2010-7-29 05:00 编辑 ]

品墨 发表于 2010-7-29 09:06:34

原帖由 杨涵之 于 2010-7-26 14:07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涵古清灵 自写正大——杨华书画印艺术大型网络展”在当代书法网坛主杨之兄的支持下来开了帷幕,感谢大家的关注与关心,更感谢耗费了大量时间写了精彩回帖的朋友,你们辛苦了!我的艺术生命因为有了你们才更加精彩与 ...
一如其字、其印,严谨,负责
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查看完整版本: 【精英出场】涵古清灵 自写正大——杨华书画印艺术大型网络展(优秀回帖送作品斋号)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