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吾堂 发表于 2010-7-24 17:17:31

原帖由 兴吾堂 于 2010-7-21 10:18 发表 http://www.ddsfw.cn/images/common/back.gif
因为年青、又因为书画印“三绝”,可谓,书画印新锐,确实风华正茂、后生可畏。不敢妄加评,只好谈谈观感,就当做是“有话要说”的赏析吧,以求教先生与网友。

一、印

先生的印宗法秦汉,于古玺印、尤其是明清 ...
再次观赏,流连忘返。

兴吾堂 发表于 2010-7-24 17:24:19

张尤 发表于 2010-7-24 19:40:58

这次网展的书画印文作品水平之高,用功之深[,实在是佩服佩服!color=Magenta]

[ 本帖最后由 张尤 于 2010-7-24 19:47 编辑 ]

任学军 发表于 2010-7-24 20:33:27

祝贺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0-7-24 20:49:18

祝贺祝贺!!
    早已赏读先生展览作品多遍,只是苦于没有时间坐下来谈谈拙见,今日有时间再细细品读,斗胆谈谈肤浅认识。
    对于先生书名,早有所闻,先生之篆刻能入主西泠印社,个中之艺术造诣,当有目共睹,钦佩钦佩。祝福先生!!
    细细赏读先生展览,可知先生对于书法理论、书、画、篆刻、刻字等均有涉猎,且都达到相当高度和水准,当今书坛,能在书法理论和创作、篆刻上同时达到如此高度者屈指可数,令书坛瞩目,当之无愧。尤其是先生的创作感想,很值得学习和借鉴(29、30楼),对学习书法和篆刻很有启迪。 在绘画方面,先生致力于工笔、写意、油画,或山水、或花鸟。先生的山水画得前贤之精髓,无论布局、设色还是意境都显示出先生高超的驾驭笔墨能力和深厚的绘画基础和写生、创作功力,作品淡雅、层次分明、简洁,将秀丽山川尽情展现于笔端(92、93、107楼)。而工笔花鸟则具有另一番景象,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凸显先生在绘事上的综合能力,没有深厚的笔墨、造型功底和对生活事物细致的观察,难以达到如此之境界(100、101、102楼)。 先生对于砖刻艺术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说在当今篆刻界凤毛麟角,尤其是龙图腾系列则与人别具一格,眼前一亮;先生的刻字艺术作品显示出先生具有极高的艺术造型、艺术表现、艺术欣赏能力(114、115楼);先生的篆刻艺术当为先生艺术水平的最高境界,得秦汉印之精髓,同时又能融入现代气息,无论是鸟虫篆、朱文白文还是佛造像都显示出先生深厚的篆刻艺术功力,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尤其是朱文印和边款(133、136、137、219楼)更显功力。先生的楷书具欧阳询之风骨,端庄、典雅、秀丽,中规中矩,一笔一划,尽得真趣,入古出今,推陈出新,既有前贤韵味,又显时人风采,同时辅以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很具艺术性和欣赏性,应该说先生的楷书创作已经达到至高水准,在当今致力于楷书创作的书家中可谓佼佼者(154、155、156、162、170楼等)。小篆笔画干净利落,结体对称均匀,具秦篆之典范(171、173楼),同时又能吸取历代大家精髓,从而风格多样,或圆或方,或厚重或纤细(173、179、185、261、263、271楼)。
    以上为个人赏读、学习先生展览作品的肤浅认识,不当之处,请莞尔一笑。
    祝福先生   艺术精进!!更上层楼!!
    如能蒙先生厚爱惠赠墨宝或题赠陋室虚名“汲墨堂”,以时时欣赏、研习,当不胜荣幸之至!!
511515广东省 清远市 新城东7号区 金科楼F401   冯光永

琢璞轩主 发表于 2010-7-24 22:35:30

老兄有才,佩服佩服!网展编排,太俗太俗!前面整那么多虚的来干啥子嘛?翻烦了才看到作品!总有一种扯大旗做虎皮之感

墨缘主人 发表于 2010-7-24 23:30:49

墨缘主人 发表于 2010-7-24 23:47:46

恭喜杨老师网展成功,作品浏览一遍,说说话没个好体力还真不行,如此典雅大气的正统书风在当今已不多见,令人大饱眼福,使我格外钦佩,与杨老师交往一年有余,看过这些作品之后不由得令人更加肃然起敬,衷心祝愿杨老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淡寂斋 发表于 2010-7-25 08:01:14

祝先生网络展成功!

[ 本帖最后由 淡寂斋 于 2010-7-25 08:36 编辑 ]

止渊 发表于 2010-7-25 10:42:41

杨华先生的大名是久已知闻的,年纪轻轻就入了西泠印社,印艺之外,一手欧楷写得令人叹服。都说欧楷是最难学的,我当初学书时,学的也是《九成宫》,临了好多年,写出来的仍然不成样,所以很相信前人所说的“九成宫,十不成功”之语。当代写欧楷成功者,除卢中南先生外,还有田英章兄弟,都是久负盛名的,杨华先生的欧楷,主要取法《九成宫》,险绝之外又加入了丰腴,所以使得字的结体与骨力都有了变化,写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活化了欧楷,得到了书界的普遍赞誉。
  杨华兄认准了欧楷这一路书风,长期浸淫于此中,经过一个长时期的习书过程后,他的欧楷已经触处皆春,信手挥洒都能一任自然,没有很多人的集字之嫌了,这显示出了他的聪慧和透悟。那些这如同雕塑家手中的泥巴,随心塑造,各有生态,贯注自我审美理念达到了一种稔熟的境地。
杨华的印,我在中国篆刻网上见得也多,画还是第一次见,真的是出乎意料,可见艺术之路,那是一通百通的,有论者说:没有才学的人是不能学画画的,而没心胸的人是不能画山水画的,而观其是否有才学、胸怀,则看他对水墨的理解和把控。我是赞赏这种观点的,胸中有丘壑,笔下才不会单调,我一直觉得,工笔是传统中国画的基本功,只有练就一手工笔细活,笔下的线条才不会单薄、粗糙,即使是那些泼墨大写意中,那偶然一露的工笔也是最能表现出画家的才情与温情。杨华兄的工笔画让人感叹大块头有大智慧,大块头又心细如发。
衷心祝贺杨华兄网展成功!
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查看完整版本: 【精英出场】涵古清灵 自写正大——杨华书画印艺术大型网络展(优秀回帖送作品斋号)

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