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钧印楼主人

流光溢彩---傅振华的钧瓷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6: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黑釉瓷《龙福寺印》蜕

1977年冬苌庄乡进行复修龙福寺水库工程,民工在(大跃进已扒毁)遗址两侧约150米处(早期龙福寺址)的地下掘出此印章,伴随出土的还有一批其它唐代器物。
1997年4月30日由禹州市文管所调入河南博物院。
体呈圆形,直柄纽,中间有一穿孔。
印面分为四界、每界一字阳文楷书:“龙福寺印”四字。
河南省博物院“龙福寺印”印花 0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6: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河南王翌霖 于 2008-9-16 01:34 发表

寒窗苦读十年书,废纸三千霜染头。
古法琢磨难入梦,古今之道苦搜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6: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风 于 2008-9-16 01:05 发表

创造需炽爱,欣赏亦多情。
谢谢版主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6: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侃 于 2008-9-16 15:02 发表

望多提宝贵意见。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6: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扒瓷器底押印

北宋扒瓷器底押印“张家造”。
扒村窑其它 0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6: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扒瓷元押

扒瓷元押“王()”
扒村窑其它 2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7: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议钧瓷印

中国篆刻艺术史与中华文明史一脉相承,从安阳出土商代的三方青铜古玺到今天洋洋洒洒,钧瓷印只是印学领域的新成员。

     先说钮制,古代官私印钮制使用从商代开始先秦的无法自由印稍后汉、魏、唐、宋等级森严有法印到后来元明清以降的无法印,先民们为印钮史造就了从静物鼻、橛、桥、瓦到动物瑞兽龙虫一个个高峰。文人介入应该是从宋元时期开始,空间从原来的有形到无限,为今人无论是形式或胆识开拓出了无限瑕思的空间。

     款文是从唐以后才出现,与印面不同,当时文字史学确是篆书与印史倒退的时期,随着魏晋南北朝官方倡导新体书法的出现,简短几百年时间,古文渐次退出历史舞台,篆书已很难有识者,甚至消声匿迹,印作为昭信独立存在,为让持有者能识之,虽在印侧或印台上边空白处凿刻数文,印文内容、铸造机构、铸造时间系最初款文。比之印章艺术之到退而出现款识确是艺术之大幸也。之后文人介入则将不同书体、创作心得、题赠甚至诗词书画、文章功铭、刻制方法述之于款,无所不及,也就有了今天的边款艺术。

     印面艺术贯穿全部印学史,印的任何形式都是为印面存在而诞生,古玺、汉印、九叠、朱白等等时代特色如注,不可尽述。

      我在创作钧瓷印过程中,将钮、款、文等纯印艺术之和谐考虑的比较多。比如,我平时以创作古玺印式为主,印钮则就采用先秦以前的如鼻、桥、瓦钮,及同时代的青铜文化、玉文化结合起来造钮,如红山、良渚文化玉器、夏商周玉器、青铜器文化造型等为范本,简洁古朴为主。均遵循钧瓷造型艺术,不使之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边款内容随意而定,也有以三代文字为款的但较少,主要是为了识认,多数以单刀凿冲楷书、行书为主。印面则是根据先秦以前不同时期印章形式造之,这只是我个人的习惯而已。多年来书法篆刻艺术学习,一苇恩师的教诲我一直不敢忘记,叶老语重心长嘱咐我要多读书,多写字(主要是篆书),没有成熟的书风哪有成熟的印风,数百字蝇头小楷的印稿作业批语,我一直识为珍宝,不轻言创作,惟学以报。

      西冷印社作为当代印学研究与创作的印社之首,在为印学发展上可谓超前,各种活动中把印钮、边款、篆刻等分门别类,设立展项提出了综合发展的新路子。准确地说,篆刻艺术只是印章艺术的一部分,印人不应该只成刻印人。当代篆刻的先行者们也无不为此身体力行,去年初“京华雅集、首届陶瓷印展”钧瓷故乡烧制钧印成功展出,钧瓷篆刻发展史中应浓重记下这一笔,其中制作钧瓷印章多方,印面等创作均为纯文人艺术作品,高雅大方,无可比拟,但篆刻艺术与系大雅艺术,与钧瓷艺术接攘一定要表现出一点钧瓷大雅艺术的一面,不应只看到坯子、釉子或注重印面。其作品基本以无边款记载,印台、印钮、印面生硬是为遗憾。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每一种艺术都内含深邃,博大精深,偏面地介入创作会有碍于诸瓷艺术本质。不但但钧瓷,其它多少有些近似。反言,万事开头难,只要想到做好与否,创举推崇功不可没。一定要深入体会钧瓷艺术真谛,将篆刻艺术与钧瓷艺术高度和谐,臻善完美,李刚田先生肯定我们参加省三届篆刻展作品同时,要求将其做为一个历史使命来完成。我生在钧瓷故乡,对钧瓷从小就有深厚的感情。每俯所藏从唐及宋到明清民国,不断代的遗留宝瓷残片,痴迷至深,对钧瓷的爱外人无法理解。钧瓷艺术始于唐、盛于宋,壬辰兵烬元明清进入低谷。清末民国初期,由禹知州曹广权再倡研掘,钧瓷百年沧桑,终于到今天又一个顶峰。钧瓷造型艺术基本取材于三代青铜器物造型,烧造所限,以圆为主,方形次之,两汉以前几千年来的古代雕塑艺术无不贯穿其中。从故宫珍藏的几十件珍品到新近出土宝钧可窥一斑,总之古雅为上。今天的钧瓷艺术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高等艺术教育及诸陶艺种,为其增添了无穷的思索,这些在创作钧瓷印过程中均可借鉴。

       钧瓷篆刻艺术是印章艺术林中的一朵奇白葩,在众多瓷种  艺术中它仍将像她原有的历史地位一样昂首走在其它诸瓷的前列,书有书风印有即风,什么时候创作出标秉时代艺术的篆刻作品风格那才是目的,他也将为中原印风注入一点新的内涵,钧瓷印创作在诸瓷艺中是最难的。由于釉路变化极其复杂,“十窑九不成,生死看烧成,”其不可控性位诸瓷之首,它是印苑中的新领域,这是一种挑战。我所造的数百方作品,基本是复古式样的。正像张海主席说的那样“要沉下去”厚积薄发,开始考虑还是稳重一些传统一点。从钧瓷篆刻艺术来说,不但是篆刻艺术,还得是钧瓷艺术。换言之,文艺百花齐放,什么都可以做。

                                                                                                                                                                        钧印楼主人
                                                                                                                                                                          2008.4.

[ 本帖最后由 钧印楼主人 于 2008-11-8 21: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22: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傅振华的钧瓷印
0804钧印 18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22: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傅振华的钧瓷印  
0804钧印 1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22: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傅振华的钧瓷印  
0804钧印 18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9 05:56 , Processed in 0.258854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