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69|回复: 6

陈醉:我的中国画创作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4 18: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陈醉:我的中国画创作体会

  友人们常开玩笑说,陈醉以“贩卖妇女”为业。当然,这是指我的绘画创作,因为我主要是画女性人物,而且大多还是裸体的。这,一开始就谈到题材问题了。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题材,对画家来说是重要的。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以求得特定范围的精粹化。中国画尤其如此。我之所以锺情于裸体人物画创作,是因为我一直在从事裸体艺术研究——这也是构成“贩卖妇女”玩笑的另一个因素——这样,从感性的兴趣到理性的认知,都集中在一个点上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加上优秀作品看得多,思考得多,实践得多,也有利于境界的提升。我有一方闲章“色目人”,当然不是元朝人的涵义,意在“好色”——如马克思所说的培养“形式美的眼睛”。

  也许比选定题材更早的事情,还是绘画方式的摸索,这在开始的时候与师承有密切的关系。我是学西画出身,导师是留苏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对色彩微妙关系的观察与表现,对独特构图的处理方式,对形式感的敏锐把握与构思运用。在我的油画作品中能明显见出师承的轨迹。后来,较多地从事创作实践,尤其是油画、中国画和书法都同时涉猎,加上还有学术研究的根基,创作个性日渐显露。特别是中国画,进入了迥异于油画的另一个创作体系,固有的束缚解除了,所以表现了更多自己的旨趣。但即便如此,在我的作品中也同样流露出学西画“出身”的痕迹。论家给我的中国画创作定位,有人说是“文人画”,有人说是“学院画”。其实两个都对,而且恰恰是这两个看似对立的判断,道出了我的苦心追求与创作特色。如果要我自己定位的话,那就应该是具有文人画精神的学院画。之所以落脚在“学院画”,是因为我是从西洋画严格的写生训练开始的,与真正“文人画”的临摹进入方式及“九方皋相马”的创作观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也难以摆脱“学院”的烙印。不过,多年实践,也自觉有心得、有收获。其根本就是把握住文人画的精神,运用好学院画的基础。所谓文人画精神,首先是心灵的自由和文化意蕴的体现,然后是制作过程中的主体随意性与材料物质性的统一,样式上的诗书画印的融为一体。这些,与我的个性很吻合,所以我很喜欢,乐于实践且有条件实现。

  中国传统绘画是书画同源,看重“书写性”,“画”只是名词,“写”才是动词。古人画画不说“画”,而说“写”,“写真”、“写意”、“写生”,连后世引进的新样式也译成“速写”。真正的文人画是由一批不会画画的文人“写”出来的。从前中国人只要读书就会拿毛笔写字,这离画画就不远了。幸亏从小父母要我习字,后来又下苦功练了怀素,现在常应邀书写巨幅狂草。所以,在作画时我侧重用笔、用线——线是中国画的灵魂,线用好了,支柱就起来了,精神就出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是用狂草在“写”人体。笔走龙蛇、恣肆点擦,在淋漓酣畅中扑捉那意趣天成的效果。将草书与女性人体形象融在画面中,再加上特殊的表情、体态的塑造,也许这种对立统一本身就会激起人们某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形成一种难以名状的意味。但另一面,正因为如此我又不能完全靠“天成”。在创作过程中,我都非常着意于造型、构图甚至构成,这在文人画中是没有的,这又用上了我的西画基础甚至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不错,古人也有“经营位置”、“应物象形”之说,有如何留画眼、烟岚、水口等套路,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我融进去的是另一个体系的基因,所以显得清新、匠意,独特、异趣。画画的人往往都有这种体会,即有时一幅作品打动人的未必是因为它的题材重大,或者画幅巨大,而更多的是绘画的本体因素在起作用。如也许恰恰是一个局部的用笔——如油画之笔触、如中国画之飞白,一小块色彩的点染——如油画之透明感、如中国画之屋漏痕,或者是一个动作、一个小道具的安排使人产生激动甚至震撼!这些,都有可能从经意或不经意中产生。这些,最终都取决于作品的技艺含金量——扑捉造化美点的技巧和表达造化美点的技巧,而这些都往往体现为某种创作的难度。 最后,还幸亏从小父母要我背诗词,长大后也偶有戏作,今天也派上了大用场。画作的题款,我都是用自己的原创。或整首诗词,或其中的诗句。有时是先有诗后作画,更多的是先作画后配诗。即便是有时应邀题写书法,我也是尽量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即兴撰写诗词、题句。此外,在画面上题诗用什么字体、大小、如何排放,以及用什么印、钤什么位置等,都是需要精心琢磨的。只有这样既感性又理性,才有可能给人以匠心独运的感受。

  当然,上述只是本人的创作习惯、方式,理想、追求。多好多差,当由观众评说,时间检验。前些时候办个展,专家大脘畅言议论了一番,有鼓励有批评,效果很好,已见诸报刊。此外,一些私下随意吐露的感想,亦弥足珍贵。一位文学界朋友说,“你的画很有个性。笔下的女性双眼似开亦闭,嘴唇上翘,姿态特异。感觉三个字:美、媚、味。不过歪鼻子斜眼,找老婆我是不会选她们的。”一位收藏界友人也许说得更直白:“你的那些美女很特别,总觉得与别的画家的很不一样。非常性感,但又非常雅。可惜就太胖了,腿那么粗,有的脸蛋也不够漂亮。”他每次来取画都希望我下次为美女减肥,我也只能说当今营养好,一时减不下来……他们这些感受都是非常真实而准确的,很形象地反映了我的风格取向,同时也再次提起了美与漂亮的同异这个美学上的老问题。艺术,当然离不开时代功利,“成教化、助人伦”是她的义务。但从本质而言,她又是心灵自由的释放,是品格、灵性的对象化。她需要着意,更需要率意;需要感觉,更需要感悟;她需要功力,更需要才气;她需要内容的厚实,更需要形式的空灵;她需要法度上有源可寻,更需要效果上妙不可言。古人“气韵非师”、“在外物界寻回自我”等论述是精辟的。画“好”不容易,画有“格”就更困难了——那是一种个性、气质的下意识的流露,而她的底蕴则是整个人格和毕生的修养。我要努力攀登这个境界。(来源: 新浪收藏 )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8: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醉《流溪戏水图》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8: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尚弘:感受陈醉诗书画意(图)

尚弘:感受陈醉诗书画意(图)

  陈醉的裸体人物画创作,风格鲜明。陈醉书法,极具个性。所以,当陈醉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创作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醉的诗词有如下几类。一是为一些博物馆、机构、名胜等的题词题诗,这类作品不乏独特的政论、社情等问题的思考。如《心碑》:“霾瘴遮天恶语蜚,巨星陨落举国悲。十里长街同挥泪,山河大地尽心碑。”诗歌把人带回了当年万众悲愤的情景,周总理的骨灰是遵照遗嘱撒在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的,虽然没有留下石碑,但在全国人民和世界很多爱好和平人民甚至友、敌政要都留下了敬仰的心碑。该诗是2006年1月参加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时于淮安题赠周恩来故居的,后来又应邀题赠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2008年3月,该中心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书画展》中展出,而后再到南京、武汉、天津等地巡展。“出口成诗”是陈醉一绝,他题词从来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当场作诗撰句,此中充分见出他的文化底蕴。最精彩的故事是,一次在某大学题词留念。一位校领导说自己是学数学的,虽然因工作需要安排到了领导岗位,但心里常常都在怀恋着数学,所以希望诗句里面最好有“数学”两个字。在场的人当即笑议开了:这太难了,古诗文根本就没有过数学这两个字。陈醉沉吟片刻,挥笔写下“天行有数,学业在勤”八个大字,既有诗意,又含哲理。书法不用标点,“数学”两字连在一起。原本凝固了的气氛,被一阵突然爆发的掌声打破……由于名声在外,很多机构、企业以至个人等也请他题写牌匾、书名、诗词等。以上都属“命题创作”。

  二是对祖国河山、名胜古迹的赞颂、感慨。这里大多是有感而发。陈醉在全国很多地方留下了足迹,留下了大量的写生作品,有的地方还留下了深情的诗篇。尤其江南一带的白墙黑瓦,印象难忘。如《江南咏》:“白墙黑瓦雨蒙蒙,恰似清面柳眉容。自古佳人称粉黛,源自江南屋舍中?”他创作过一幅油画《福》,画的就是江南屋舍,装饰性很浓。他常跟造访的观众回忆作画时的感受,说那粉墙上嵌着的小窗子,配上那窗子上面的小檐,真像白嫩面庞上的眼睛眉毛。眉清目秀,恰如江南女子,可爱极了。他还打趣说,古人把美女称粉黛,没准就是这样来的……这幅画和这些话,正好为这首诗做了注脚。淡雅朦胧,优美抒情。

  三是友情交流、喜逢惜别以及一些偶发的感受。如《中秋镜泊湖别友赴丹东》:“镜泊湖水水如镜,丹东霜叶叶如丹。中秋两地观圆月,月圆人却隔关山。”这里两个地名和圆月点化、叠用得很妙。陈醉年轻时也曾写过诗,但他自己一直说那些只是偶然为之的戏作,不足挂齿。不过有一篇“戏作”倒是很有趣味,尤其作成画后更是令人难忘,不少友好还真常挂于齿——《长相思·空楼待归》:“七点钟,八点钟,等来等去楼是空,蜀犬去无踪。  眼又朦,耳又聋,楼梯脚步不是永,几时才回笼?”这是40多年前的故事了。1965年,外号“蜀犬”的朋友约他和另一位朋友“永”到家聚会,结果他先到,但等到半夜已经是睡意朦胧了,还是既未见永来也未见蜀犬回,无聊之余就“打油”出这首词。事过境迁,陈醉也逐渐淡忘了。1997年在深圳老友久别重逢,又谈起那次聚会和那首词,陈醉说已经记不全了。没想到蜀犬说他记得——到底是古典文学教授,竟然倒背如流,令陈醉兴奋不已。诗韵缠人,一直在心中萦绕,终于以此意境作成画才算满足。所以画的落款是:“一九六五年戏作长相思,一九九七年夏日于深圳勾沉全词,秋日借词意作画于北京。”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他们当年约会的三位都是男性,画中却是一位少女。陈醉说,所以说是“借词意作画”,“日常生活中偶然一事一物都很可能触发诗人的灵感,但形成作品后读者的理解和感受就不一定局限在原事物了,不过情绪和意境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审美活动的所谓形象大于思维。古人有许多名诗名句,其意思也是数典忘祖的。”是啊,画中的小女孩托腮凝神、屈指翘趾,可能是在击节低吟打发时光,那种慵懒无奈、百无聊赖的情态真是惟妙惟肖。意到了,我们的确不必去推敲词中主人是男是女了。

  当然,更多还是第四类,那就是题画诗。当今中国画画的人多如牛毛,但能够自己创作诗词为自己题画甚至为他人题画的人,已是凤毛麟角了,陈醉就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个。陈醉的绘画样式多是女性裸体人物,题材多是闺阁千金、花间少妇,诗词也多是怀春幽怨一类的内容。但他没有泥古不化,没有重复古代的仕女画。他可以先作画后题诗,也可以先有诗后作画,还可以诗、书、画一起构思。他画的大多是现代女性,咏的也是现代女性,谴词造句也多是现代生活中的事物,但意境、情调总是古雅中充满新意。观赏陈醉的作品,感觉常常是随心所欲,似乎是漫不经心、顺手拈来,但却又令人回味无穷、长久难忘。此外,由于陈醉所擅长的专题的特殊性,熟悉的朋友都喜欢跟他开玩笑。作家张贤亮有一则故事,说他在同仁医院看眼病,医生说他瞳孔里的晶体有问题,得更换。院方提出几种材料让他挑选,进口的国产的都有,但他都看不上。他说:“我要装陈醉那种,看谁都是没穿衣服的……”张贤亮到同仁看眼病是事实,这句话当然是编的了,的确脑子快,编得很精彩!陈醉对这类善意的调侃已经很习惯了,他总是开怀笑纳,让对方尽情发挥。其实,陈醉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开朗、非常幽默的人,他的许多题画诗本身就很风趣,也经常在给画中人“开玩笑”。由于求画的人很多,而且多是朋友、熟人,难以应付,又不便生硬地回绝。后来他想出了一招,说他只会画人体。开始还是蛮灵的,一般女士就不好意思再开口了。但是后来就逐渐不灵了,不少女士思想也越来越解放,她们希望留下自己青春的艺术形象,所以很大方地回答说人体就人体……《写真》就道出了此中情趣:“美人请我写真像,我说不会画衣裳。她说皇帝新衣好,更能传神姣模样。”还有各式各样的妙语警句,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完诗,自然还要谈到他的书、他的画。就书法艺术而言,陈醉的作品也很具个性。他书法主要学怀素,狂草写得很好,而看陈醉写书法更是一种享受。他喜用长锋,10厘米的长毫在他手下翻云覆雨,时而中锋,时而偏锋,由浓墨渗化写到干擦划痕,时而榜书大字,时而方寸小书,都是一支笔完成……章法节奏、大小粗细、浓淡枯荣驾御自如。他尤擅巨幅草书,一气呵成,气势恢弘且极富韵律美。陈醉临怀素又能出怀素,加上兼学黄庭坚、涉猎甲骨隶篆,所以形成了自己洒脱狂放中有拙扑凝重的风格。陈醉不但用书法完美地体现了诗词,而且还成就了他的绘画——他将书法融入了绘画,尤其是融入了女性人体,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审美意象。人物或坐或卧、或蹲或跪,但动感都很强,姿态非同一般,神情含蓄深邃,令人过目难忘。用陈醉的话说,他也是用狂草在“写”人体。看起来,陈醉作品画面的东西“很少”,人体寥寥几笔,好象很随意、好容易似的,非常简练、轻松。然而,就是这个简炼——简而有内涵、炼而不僵滞,实质就是精炼、一以当十,这是最难最难的啊,那是以丰富的形象积累、深厚文化底蕴为后盾的!

  陈醉常给人题词:“从艺之道,执迷有悟。”他说,“文革”时大批判,有一句常用语叫“执迷不悟”,如果把“不”字换成“有”字,也许应该是艺术界的一句箴言了。他解释说,执迷就是要执著、着迷,如醉如痴;有悟就是还要有悟性、有灵气、有才气,这就是天才。人有才气,总是处处都能流露出来的。陈醉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今天见到了他的诗、书、画融为一体的浓浓意境,我们将从中更全面地感受到他的天才!(来源: 新浪收藏 )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8: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醉国画作品《惹人恼》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8: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醉书法作品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8: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醉书法作品
2.jpg
发表于 2011-3-4 18: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7 13:34 , Processed in 0.29614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