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3|回复: 2

中国书画之乡聚首 万年浦江迎来盛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4 11: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font size=4>&nbsp;&nbsp;&nbsp; 一个人口只有38万的小县,却在宋以后出现了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一定影响的书画艺术家255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如今,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浙江省浦江县,建有浦江美术馆、书画街及7个名人书画场馆、陈列室、纪念馆,并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中国书画节,成为延续浦江书画文脉的重要文化品牌。<br><br>&nbsp;&nbsp;&nbsp; 11月7日,第五届浦江中国书画节开幕,同时举办了由本报与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中国书画之乡论坛”以及华东六省一市美术名家展、浦江籍书画家作品展、第四届全县青少年书画大奖赛、千人现场书画创作暨第三届“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墙画大奖赛、浦江第二届书画展销周、上山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等活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省政协副主席梁平波,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孔繁灼、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及阿曼苏丹国驻中国大使阿卜杜拉·苏阿迪布等出席了书画节开幕式。<br><br>&nbsp;&nbsp;&nbsp; 浦江位于浙江省中部,山川秀丽,历史悠久。自东汉兴平二年建县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历来书画之风昌盛,书画名家辈出,是享誉海内外的书画之乡。据史书记载,自宋代以来,有一定造诣的书画人物达250多人。北宋于正封书法时人称可与颜真卿相比;元代柳贯擅楷书;明代宋濂祖孙三代书法俱佳,有作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之际的倪仁吉精书画,其发绣作品被视为珍品;清代东渡日本的东皋心越,书画篆刻俱佳,被称为日本篆刻之父。上世纪20年代后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郑祖纬等享誉画坛,解放后方增先、吴山明、张世简、张岳健、柳村、袁飞、洪瑞等卓有成就,现今又有一大批青年画家活跃在全国各地。上世纪80年代以后,浦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br><br>&nbsp;&nbsp;&nbsp; 开幕式上,近3个小时、六七十个民间艺术节目,令人赞叹。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展示了浦江人文底蕴深厚的一面。6年前的一次地下发掘和考证,使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被确认为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又一次丰富了浦江厚重积淀的文化内涵,把县域文明的历史推进到万年之前,因而,被人称为“万年浦江”。此外,浦江还拥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家——郑氏老宅,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板凳龙、浦江乱弹等。<br><br>&nbsp;&nbsp;&nbsp; 在首届中国书画之乡论坛上,共有来自全国19个书画艺术之乡的代表,以书画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总结交流各地书画之乡发展书画文化的经验方法,积极推动书画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浦江县委书记蔡健在论坛发言中说,近年来,浦江坚持走“文化推动经济、经济弘扬文化”的特色道路,开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工业经济在与书画等文化的互相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水晶、挂锁、绗缝、服装、纺织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体系。浦江县从1994年起先后投入巨资兴建了吴茀之纪念馆、方增先书画碑刻院、山明美术院、张书旂纪念馆、张世简国画院、浦江美术馆和书画一条街,并从1995年起每隔3年举办一届“中国书画节”。目前县内有国家级书画会员10人、省级书画会员29人,各书画场馆每年接待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数万人,年举办书画展览、培训和拍卖100余次。县域内书画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有书画经营单位60余家,书画交易额逾亿元。&nbsp;&nbsp;&nbsp; <br><br>&nbsp;&nbsp;&nbsp; 与书画节同时开幕的是第三届中国水晶及工艺玻璃博览会。以书画艺术为代表的文化发展推动了工艺品等生产的飞跃,浦江水晶20多年来已成功实现了从玻璃珠到水晶灯具再到水晶玻璃工艺品的大跨越。全县共有水晶玻璃工艺品生产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逾5万人,水晶工艺制品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水晶工艺制品加工基地和原材料集散地。<br></font>
<p><font size=4><strong>&nbsp;&nbsp;&nbsp; 相关链接</strong><br><br></font><font size=4><strong>&nbsp;&nbsp;&nbsp; “江南第一家”<br></strong><br>&nbsp;&nbsp;&nbsp; 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其孝义美名和儒学治家思想广为传颂。经当年在郑义门执教20多年的宋濂修订而成的168条家规,后脱胎成为明代的国家法典。郑义门同居15世330余年,最多时一家达3000多人共食不分家,成旷世传奇,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为“江南第一家”。据记载,这样一个家族先后培养了174名官员,无一人渎职,成了家庭教育的成功典范。<br></font></p>
<p><font size=4><strong>&nbsp;&nbsp;&nbsp; 浦江乱弹<br></strong><br>&nbsp;&nbsp;&nbsp; 起源于南宋末年,形成于明朝中叶,为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因它发源于浙江中部的浦江县,故称浦江乱弹。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我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自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的数百年间,一直以讲唱艺术的形式流行于世。到了明朝中叶,浦江乱弹才由坐唱搬上舞台。清初诗人郑桂东写道:“送余乌饭乐宽闲,演戏迎神遍市圜;妙歌清舞人不醉,乡风贪看乱弹班。”可见当时演戏之盛和人们对浦江乱弹的喜爱程度。<br><br>&nbsp;&nbsp;&nbsp; 浦江乱弹剧目有300多个,现已收集到近200个。新编历史剧《西施泪》、《江南第一家》、《梨花峪》等除屡获奖项外,分别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剧,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浦江乱弹小戏《蓝知府断案》获得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和“全国稀有剧种保护奖”。 <br></font></p>
<p><font size=4><strong>&nbsp;&nbsp;&nbsp; 浦江板凳龙<br></strong><br>&nbsp;&nbsp;&nbsp; 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条用一块块凳板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省。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根据龙头造型分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还因凳板(龙身)上的设制造型分别取名为方灯、酒坛灯、字灯等11种。 <br><br>&nbsp;&nbsp;&nbsp; 一条浦江板凳龙,几乎就是一座艺术综合体,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龙灯游动时熔体育、杂技、舞蹈为一炉,具有粗犷与细腻、奔放与严整、浪漫与哲理、娱乐与教育诸特点。浦江板凳龙保留了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以民众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保留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民间形态,传承了群众体育和广场舞蹈的艺术形式,具有民俗、姓氏历史研究价值,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传承功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在浦江和浙中及江南沿海一带,产生了广泛的深远的历史和现实影响。</font></p><br><br>[来源:www.ccdy.cn 作者:陈彬斌 苏唯谦]
发表于 2007-11-14 1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画之乡名副其实。
发表于 2007-11-14 13: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8 14:46 , Processed in 0.31257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