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杨之

【现场新闻】乘物游心——河南代表书家胡秋萍书法展在郑州开幕(评论赠签名作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4 0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秋萍老师是当代最有才情的书法家之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每次读到她的作品,总是那么令人激动。
发表于 2010-10-4 07: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胡秋萍老师大作:
                       一
         师古尝学王孟津,众家博采自标新。
         听花堂里秋容瘦,删尽繁华不染尘。
                       二
         龙飞凤舞墨淋漓,称誉书坛才女奇。
         潇洒自如传雅韵,干湿浓淡总相宜。
                       三
         时序深秋菊有芳,书法展览墨飘香。
         雄浑大气谁堪比,挥翰原来是女郎。

   梁园耕夫 门焕新 拜观     求作品集一册学习!

350311福建福清市新厝镇天生农庄  门焕新  手机:13799391916

[ 本帖最后由 门焕新 于 2010-10-4 07:34 编辑 ]
发表于 2010-10-4 09: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乘物游心——河南代表书家胡秋萍书法展在郑州开幕!!!  
胡秋萍老师是当代一位颇有思想,才情和远见的书坛实力派书法家。我喜欢胡老师的草书,她的草书既有“二王”笔法,又有张旭、怀素雄劲挺健的风姿并兼以王铎浑厚大气、墨色淋漓的气势,胡老师的书法作品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她的笔墨当中,作品运笔的节奏感和线质的精神内含相当丰富,墨色浓、淡、干、湿、润、燥的变化和结体开阔的格局使草书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她大气、浑厚、苍茫中而不失女性诗情飘逸浪漫的艺术风格。 她的行书透出一种清雅。清雅是一种与“文静”风格同类,但重在韵致的提取而非偏于形式内敛的风格。“清”是秀美而不是壮美,“雅”是格调高深、不落世俗。它于搔首弄姿者不屑,故作惊人之笔亦不求,平和宁静之间尽情挥洒,一切都是从锤炼之至走向虚静之至,作品为人所感受到的是鲜明的书卷气息。 胡秋萍的行书透出一种沉着。沉着是一种近似于“端庄”风格,其用笔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线条浑厚饱满、行中有留,压得住纸、留得住笔的风格。它给人以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深沉稳健、遒炼顿挫之感。  细品小楷清秀典雅,榜书敦厚大气、草书作品气势连绵、沉溺于古法,取法于古人,直追王铎。小幅作品精美秀丽,显示出胡秋萍老师深厚的笔墨功力和较高的艺术才情创作水平。综观胡老师的书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宁静安祥、含蓄有致。胡老师不是那种什么事都要抢在前头的所谓“书法家”。因此,她的笔底有一股宁静安祥的气息。笔者读书法作品,最爱这种气息,因为这种气息可以使人静下来,远离名利这类乱七八糟的无聊想法,从艺就是从艺,我认为还是清爽一点儿好。我觉得她的书法作品是清爽的,个性明显,是好的书法作品。书法艺术是创造性的劳动,是需要开动脑筋的,即使是临帖读碑,也要动脑筋。书法艺术最怕什么?我认为最怕僵化。胡老师的书法作品,不僵化,浓、淡、枯、润、燥在其笔下自然流露,得古法而出新意。
二是枯淡浓润,自然起落。在行草书创作中,除立足狂草名家外,她同时将探求触角放在北碑一路,以强化线条底质。因为行草书对线条质量要求尤高,故而在线条锤炼方面须倾注大量心力。在结体上,他通过对碑学的研习,改变了帖学结字稍嫌单调的局面。他的书法创作常以意行笔,注重点画使转,强化用笔,畅而不滑,经营得淳然有味。有时看似偏锋扫过,实质上很快转入中锋,利用锋颖的起止顿挫,使线条节奏分明,极见趣味,不见雕琢之痕,足见其临池之功。他强调“字外功”,认为修养是第一位的,是最根本的,修养越高,则字的格调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积累和审美意识的拓展,她越来越感觉到,纵意自如的行草书契合自身内心情感表现的需要,在她心中,无不时常涌动着创作的激情。书家在学书过程中强调必须要有自我意识,不难看出,这是她的自觉选择,主要一点就是在她心目中,有永不满足的心态,要求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否定自我,这对于任何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胡老师行草书创作中,既有意与古会的努力,也有自抒胸臆的创新。米芾《苕溪诗》、张旭《古诗四帖》、黄庭坚《诸上座帖》和王铎草书长卷都在他的取法之列,她依托于前贤而又不局限于前贤,最终确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三是用笔老到、沉稳大方。胡老师的书法,总体面貌不走极端,从容、神采飞扬,不禁令人想起孙过庭《书谱》中的一段话:“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胡老师作书形象生动,书卷味与书卷气自然流露,因此,其书法中“中和”美的情调是纯真的,不给人厌恶感,可谓:“腹有诗书笔生情”。欣赏他的行草书,点画如珠走盘,转笔处似水兴澜,深得笔势。大家知道,古之读书人习书作画,皆由性灵而出,而性灵的锻造至少需要在学识与品格这两个方面勤用功,胡老师既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读书人,其识与见,在她的同辈人中可谓出类拔萃。故其书风风雅、韵致清新,字里行间有一股“冲和”之气。我认为,胡老师的书法,在“用锋”和“用冲和之气”上,后者强于前者。
今天,书法“展览化”趋势越来越强,由此引发的功利性色彩也日益浓重,书法的内在精神性似乎受到削弱,不读书或者读书少的书家并不少见,而由这类书家创作出来的所谓书法作品,又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引发欣赏者的共鸣。坦率地说,这类作品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调动真正意义上的欣赏者的情绪的,当然,更无法奢谈震撼人心了。在这种客观环境下,阅读胡老师的书法作品,认识其书法的文化性,或许能给我们后生学习书法以某种启发。这种文化性,是排斥为作书而写字的。胡老师的书法似乎不“生猛”,但却优雅,这或许就是文化人追求的一种神情清朗的艺术境界。我觉得这种境界是很有智慧灵光的。而胡老师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明显地让我感觉他是一位智者,读智者之书,那是一种享受,衷心祝愿胡老师的书法越走越远。
再次祝贺胡秋萍老师个展成功!!
望赐赠作品集学习!谢谢!!!
云南省广南县第三中学  谢天勇(收)
邮编663306
电话:18708769818
发表于 2010-10-4 09: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乘物游心——河南代表书家胡秋萍书法展在郑州开幕!!!  
胡秋萍老师是当代一位颇有思想,才情和远见的书坛实力派书法家。我喜欢胡老师的草书,她的草书既有“二王”笔法,又有张旭、怀素雄劲挺健的风姿并兼以王铎浑厚大气、墨色淋漓的气势,胡老师的书法作品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修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她的笔墨当中,作品运笔的节奏感和线质的精神内含相当丰富,墨色浓、淡、干、湿、润、燥的变化和结体开阔的格局使草书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她大气、浑厚、苍茫中而不失女性诗情飘逸浪漫的艺术风格。 她的行书透出一种清雅。清雅是一种与“文静”风格同类,但重在韵致的提取而非偏于形式内敛的风格。“清”是秀美而不是壮美,“雅”是格调高深、不落世俗。它于搔首弄姿者不屑,故作惊人之笔亦不求,平和宁静之间尽情挥洒,一切都是从锤炼之至走向虚静之至,作品为人所感受到的是鲜明的书卷气息。 胡秋萍的行书透出一种沉着。沉着是一种近似于“端庄”风格,其用笔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线条浑厚饱满、行中有留,压得住纸、留得住笔的风格。它给人以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深沉稳健、遒炼顿挫之感。  细品小楷清秀典雅,榜书敦厚大气、草书作品气势连绵、沉溺于古法,取法于古人,直追王铎。小幅作品精美秀丽,显示出胡秋萍老师深厚的笔墨功力和较高的艺术才情创作水平。综观胡老师的书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宁静安祥、含蓄有致。胡老师不是那种什么事都要抢在前头的所谓“书法家”。因此,她的笔底有一股宁静安祥的气息。笔者读书法作品,最爱这种气息,因为这种气息可以使人静下来,远离名利这类乱七八糟的无聊想法,从艺就是从艺,我认为还是清爽一点儿好。我觉得她的书法作品是清爽的,个性明显,是好的书法作品。书法艺术是创造性的劳动,是需要开动脑筋的,即使是临帖读碑,也要动脑筋。书法艺术最怕什么?我认为最怕僵化。胡老师的书法作品,不僵化,浓、淡、枯、润、燥在其笔下自然流露,得古法而出新意。
二是枯淡浓润,自然起落。在行草书创作中,除立足狂草名家外,她同时将探求触角放在北碑一路,以强化线条底质。因为行草书对线条质量要求尤高,故而在线条锤炼方面须倾注大量心力。在结体上,他通过对碑学的研习,改变了帖学结字稍嫌单调的局面。他的书法创作常以意行笔,注重点画使转,强化用笔,畅而不滑,经营得淳然有味。有时看似偏锋扫过,实质上很快转入中锋,利用锋颖的起止顿挫,使线条节奏分明,极见趣味,不见雕琢之痕,足见其临池之功。他强调“字外功”,认为修养是第一位的,是最根本的,修养越高,则字的格调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积累和审美意识的拓展,她越来越感觉到,纵意自如的行草书契合自身内心情感表现的需要,在她心中,无不时常涌动着创作的激情。书家在学书过程中强调必须要有自我意识,不难看出,这是她的自觉选择,主要一点就是在她心目中,有永不满足的心态,要求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否定自我,这对于任何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在胡老师行草书创作中,既有意与古会的努力,也有自抒胸臆的创新。米芾《苕溪诗》、张旭《古诗四帖》、黄庭坚《诸上座帖》和王铎草书长卷都在他的取法之列,她依托于前贤而又不局限于前贤,最终确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三是用笔老到、沉稳大方。胡老师的书法,总体面貌不走极端,从容、神采飞扬,不禁令人想起孙过庭《书谱》中的一段话:“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胡老师作书形象生动,书卷味与书卷气自然流露,因此,其书法中“中和”美的情调是纯真的,不给人厌恶感,可谓:“腹有诗书笔生情”。欣赏他的行草书,点画如珠走盘,转笔处似水兴澜,深得笔势。大家知道,古之读书人习书作画,皆由性灵而出,而性灵的锻造至少需要在学识与品格这两个方面勤用功,胡老师既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读书人,其识与见,在她的同辈人中可谓出类拔萃。故其书风风雅、韵致清新,字里行间有一股“冲和”之气。我认为,胡老师的书法,在“用锋”和“用冲和之气”上,后者强于前者。
今天,书法“展览化”趋势越来越强,由此引发的功利性色彩也日益浓重,书法的内在精神性似乎受到削弱,不读书或者读书少的书家并不少见,而由这类书家创作出来的所谓书法作品,又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引发欣赏者的共鸣。坦率地说,这类作品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调动真正意义上的欣赏者的情绪的,当然,更无法奢谈震撼人心了。在这种客观环境下,阅读胡老师的书法作品,认识其书法的文化性,或许能给我们后生学习书法以某种启发。这种文化性,是排斥为作书而写字的。胡老师的书法似乎不“生猛”,但却优雅,这或许就是文化人追求的一种神情清朗的艺术境界。我觉得这种境界是很有智慧灵光的。而胡老师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明显地让我感觉他是一位智者,读智者之书,那是一种享受,衷心祝愿胡老师的书法越走越远。
再次祝贺胡秋萍老师个展成功!!
望赐赠作品集学习!谢谢!!!
云南省广南县第三中学  谢天勇(收)
邮编663306
电话:18708769818
发表于 2010-10-4 12: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酣墨畅运古风,才华横溢巾帼雄。
tao6] [tao6] [tao6] [tao6] [tao6] [tao6] [tao6] [tao6] [tao6]
发表于 2010-10-4 12: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0-4 13: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

功底深,胆子大。丰富多彩!
写草的能手!章法、墨法变化多端!学习了!虚实处理更精!巾帼英雄!
力赞···········

诗也相当好:
墨生五色意空蒙,纸荡云烟塞外风!
大气也········
发表于 2010-10-4 14: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 还是少内涵
发表于 2010-10-4 16: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发表于 2010-10-4 17: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的骄傲

首先为秋萍老师取得的成果骄傲!秋萍老师的作品跟她本人一样,让人过目难忘,耐人寻味。尽量少用语言表达,细细解读。
安徽省凤阳县第三中学 裴家瑞 134857640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4 03:17 , Processed in 0.274566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