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杨之

【当代实力派书家系列提名展】平和与激情——张继书法篆刻大型网展(赠作品集斋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3 13: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7-23 13: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的名字很受人关注,也是现今书坛无论学知,书法,人品的影响众所周知。
张老也是我最敬仰的一位老师,由于我学知浅不能妄加评论。还是用‘雅斯贝尔斯的话’:“文化的内部结构越向高度稳定成熟时,其结构的高度僵化亦就尾随而至。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在高度稳定成熟后任然具有鲜活的创造性?如何使人感叹艺术之渠为何越流越清?这时,你示范能慢慢浸润就变成艺术诸问题中第一等重要的事了。”望张老师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好!一帆顺利,身体安康,
                  甘肃正宁   博雅画廊。     博雅斋;林海东  敬上
发表于 2010-7-23 14: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正宁县南街博雅画廊   林海东   745300    电话13830415202
发表于 2010-7-23 15: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7-23 16: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融通篆隶真通神
     ---------张继老师书法观后
听说张继老师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知道这个人写字很厉害。
后来在报刊杂志上见到了照片,哟,穿着军装!原来是个军人,眼睛肿透着几股硬气和爽朗。怪不得写字下笔那么”狠“呢。
对于我们这样的书法爱好者来说,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在国展中风光一路走来的人,张继老师便是其中一个。”平和与激情,这个题目也不错,能把篆书和隶书”揉“起来这么写,是在是一种创意!隶书的厚重与篆书的古朴凝结在了张继老师的笔下,彰显出的就不仅仅是汉字的魅力,而是一种通融的高度和艺术的超越。
其实还是喜欢张继老师的篆书。我始终认为,能临古是件不容易的事儿,能出古则更难。张继老师的“亦篆亦隶”书已经形成了典型的风格和个性魅力。在结字上的独具匠心,在转折处的恰到好处,都是一种对传统的再创新。据说,最近几年,学“张继”风格的篆隶能在大展中入展甚至获奖,导致了学“张”这趋之若鹜。呵呵,能引来众人追捧未必是好事,但至少也说明了张继老师的书法古朴、大雅之风,还是被很多人欣赏的。
张继老师已然一代大家,祝愿他能在自己的书法道路上走的更远!

[ 本帖最后由 邯郸大领 于 2010-7-23 16:42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3 17: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继先生无疑是当代写隶书之高手。隶书法度森严、风格鲜明、个性突出、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粉丝众多。及至参赛、参展者效法甚或临摹其书风、书作的也大有人在,由此也足见张先生的书艺水平之高和学书者对张继先生书法的关注程度。
观张继先生隶书,有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首先是布局密实,用笔醇厚。一首古诗、几段佳语、一个词组在先生手里更多的被安排的紧密无间,密不透风,有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之感(也有字字独立之章法,但厚实之气弥漫,绝无散乱之感)。“汉碑气厚”,张继先生浸淫秦篆汉碑简牍多年,得隶书的朴实、茂密、醇厚之气,全无一丝轻滑与浮漂,实为不易。但满章法中却无半点堵塞之感,灵动的用笔、巧妙的结字缓和了拥挤的章法,耐人寻味。如119楼“飞跃”书作,虽仅有二字,却翰墨淋漓,沉实厚重,震慑人心。
其次是化繁为简,笔短意长。张继先生隶书,舍去汉隶之蚕头燕尾,去除装饰性印记,全取笔短意长意,多用短点短横,甚或撇捺也不做伸长,即使间杂汉简式的鲜明撇划和捺划笔画,也多含蓄(撇划有时还可见飘逸之感,捺划却绝不旁逸斜出)。短促、有力的笔画更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也增强了线条之间的对比度。
三是点画纷披,摇曳多姿。结字谨严,用笔果断,加上用笔的迟涩与快捷之对比,浓墨与燥笔之对比,使得笔法更加丰富,构成更加多样。而最突出的莫过于点的用笔,圆点、方点、三角形点,随意安排,尽得其妙。加之不同的角度,点的形态各异,配合字的主笔走向,如壮士击缶而歌,摇曳生姿而又孔武有力。(107楼篆书作品末字一连用了14个点法,无一雷同,触目惊心)
四是方圆兼用,篆隶杂糅。用方笔直接入纸或转后复折,斩钉截铁;用方笔取其侧势简洁结束,戛然而止,一字之内方圆毕备。结字融篆书之长势与隶书之横势于一体,字形或高或矮、或肥或廋、或仰或俯,姿态各异。章法取满章法或纵有列而横无行,如排兵布阵,老弱肥廋,各取所必须之位置而立,各具势态。外看横幅、斗方极为常见,内观却字字神采飞扬,如勇士执利刃,英气腾腾。
篆刻作品,以刀为笔,使刀如笔,写意性强,如面对印稿。注重字形与章法布局,兼用隶法,不计一点一画之失,尽得篆刻之妙。
在当代书法网上看到集中反映张继先生书艺水平的篆、隶、行草、印作品,足可见先生涉猎之广泛,追求之远大。期待先生能创作出更多的书艺佳作。
再祝张先生网展成功!
发表于 2010-7-23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继先生无疑是当代写隶书之高手。隶书法度森严、风格鲜明、个性突出、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粉丝众多。及至参赛、参展者效法甚或临摹其书风、书作的也大有人在,由此也足见张先生的书艺水平之高和学书者对张继先生书法的关注程度。
    观张继先生隶书,有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首先是布局密实,用笔醇厚。一首古诗、几段佳语、一个词组在先生手里更多的被安排的紧密无间,密不透风,有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之感(也有字字独立之章法,但厚实之气弥漫,绝无散乱之感)。“汉碑气厚”,张继先生浸淫秦篆汉碑简牍多年,得隶书的朴实、茂密、醇厚之气,全无一丝轻滑与浮漂,实为不易。但满章法中却无半点堵塞之感,灵动的用笔、巧妙的结字缓和了拥挤的章法,耐人寻味。如119楼“飞跃”书作,虽仅有二字,却翰墨淋漓,沉实厚重,震慑人心。
    其次是化繁为简,笔短意长。张继先生隶书,舍去汉隶之蚕头燕尾,去除装饰性印记,全取笔短意长意,多用短点短横,甚或撇捺也不做伸长,即使间杂汉简式的鲜明撇划和捺划笔画,也多含蓄(撇划有时还可见飘逸之感,捺划却绝不旁逸斜出)。短促、有力的笔画更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也增强了线条之间的对比度。
    三是点画纷披,摇曳多姿。结字谨严,用笔果断,加上用笔的迟涩与快捷之对比,浓墨与燥笔之对比,使得笔法更加丰富,构成更加多样。而最突出的莫过于点的用笔,圆点、方点、三角形点,随意安排,尽得其妙。加之不同的角度,点的形态各异,配合字的主笔走向,如壮士击缶而歌,摇曳生姿而又孔武有力。(107楼篆书作品末字一连用了14个点法,无一雷同,触目惊心)
    四是方圆兼用,篆隶杂糅。用方笔直接入纸或转后复折,斩钉截铁;用方笔取其侧势简洁结束,戛然而止,一字之内方圆毕备。结字融篆书之长势与隶书之横势于一体,字形或高或矮、或肥或廋、或仰或俯,姿态各异。章法取满章法或纵有列而横无行,如排兵布阵,老弱肥廋,各取所必须之位置而立,各具势态。外看横幅、斗方极为常见,内观却字字神采飞扬,如勇士执利刃,英气腾腾。
    篆刻作品,以刀为笔,使刀如笔,写意性强,如面对印稿。注重字形与章法布局,兼用隶法,不计一点一画之失,尽得篆刻之妙。
    在当代书法网上看到集中反映张继先生书艺水平的篆、隶、行草、印作品,足可见先生涉猎之广泛,追求之远大。期待先生能创作出更多的书艺佳作。
    再祝张先生网展成功!
发表于 2010-7-23 17: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学习

[ 本帖最后由 苇风 于 2010-7-23 17:41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3 17: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的传奇
     一千年之前,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一千年之后当代的四融斋主张继再续传奇,闻名艺坛。他书印兼工、篆隶楷草全能,在书法界备受瞩目,是书法界的重量级实力派人物。十几年前张继的书法已笔墨功深、渐臻佳境,颇有观感。于今,他的作品又给我们演译和传达了怎样的审美消息呢?让我们在展出作品中细细品味,寻找答案。
     熟悉当代书坛的人都知道,书坛在进入刘炳森时代之后,以隶书而显明于书坛的很多书家是不受待见,并开始寻找自己的空间,而在体制内的隶书名家也不能进入主流,隶书创作阵容被瓦解,以二王书风一统书坛,整个书坛也随风起舞,一时二王风行,而隶书冷落至无人问津的地步,要想去超越和突破,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勇气,稍微聪明点的书家都知道退避三舍,前人已经将隶书的取法等各个方面都做得差不多了,你要想再出点新花样,真是势必登天。
       当我们看到“张继书法篆刻艺术展览”时我们感到了一种绝望中的惊喜,这样的惊喜就犹如我们行走在干旱的沙漠中,突然看到成片的绿洲一般的惊喜,这样的惊喜让我们得出一个判断:隶书在当前的书坛创作中依然强势!张继先生的隶体在波磔之中运墨圆熟,一气呵成,而又气韵跌宕,成功彰显出粗细、浓淡、虚实、疾徐等艺术元素,极见功力。点横之间,方正古拙;尺幅之中,醇厚大气。落墨轻重了然于心,既可以圆润浑穆,寓健于柔,也可以虚实相生,姿态自然秀美,用笔劲朗飘逸,以其文字构思、立意尽善的特点蕴含着书法艺术的灵魂,或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刚柔雄秀的气势,充分表达了中国书法的较高意境.
        张继先生先生的行书书法,通篇一气呵成,行云流水,飘逸中有灵动,融合了兰亭序与米襄阳的笔法,挥洒自如,浑然一体,自成一派。行草书简约自由、风神潇洒、韵致卓绝。都能逸笔余兴,淋潍挥洒,或媚或妍,姿态横生,令人折服不已。张继先生的楷书因形而变,依势而化,或长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取正势,而是欹侧多姿,险绝有致,不拘常规,放浪形骸,极少唐朝森严法度的束缚。其用笔也不像柳体楷书那样铁骨铮铮,耿介特立,而是有刚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露或藏,粗不臃肿,细不纤软,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笔墨控制得恰如其分。诚如周必大说:“沉着痛快,而气象雍容,欧虞褚薛,不足道焉。”其章法大小肥瘦,参差错落,虚实疏密,相映成趣,前后照应,一气贯注,擒纵收放,随势幻化,“枯润纤浓,掩映相发,非复世能仿佛。”



       欣赏张继先生的印,其作品刻画清新,文彩飞扬,底韵深厚, 既有传统之神,又有现代之韵,观其作品总令读者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其作品法古而不其印在形式上雍容典雅,用刀上含蓄凝练,追求金石书卷之气,既继承了清代以文人为主体的印人审美思想,又与时俱进,有所突破与创新。 灵动多变,捉刀如笔,冲切相宜,巧拙互施。刀法干净古朴,运用破残法的击、敲、点等手法强化印面视觉。根据塑造线质选择相应的刀刻法,并凭直觉随机应变。圆润流畅,亮丽刚逸、浑朴清劲的线条吐露出简远逸淡、深幽蕴藉的心境。正确的线性定位、富于变化的基调展抒,在刀线的运动中注入了一个篆刻家的个性与激情。张继有着扎实的书法基础,能“运刀如笔”,卓然成家。从而把篆刻的古朴、钢劲、瘦健、犀利、天趣的气度和中国书法传统美学以及现代人的审美观结合起来,融进楷书、行书、篆书的笔法,刻出古味,写出隽永的意韵。观赏他的篆刻作品,其刀如笔,刀随书流,自然超逸,优雅柔媚,聚神、气、势、力于其中。篆刻时或分或合,或苍劲雄浑,或纤细秀丽,或厚实壮观,或凝重威严,或工整均称,或空灵古朴,各具特色;其用刀富于变化,坚挺而又写意,或清润朗健,或整肃峻峭,或婀娜多姿,或潇洒飘逸,尽他挥洒。印面虽是一块小小的天地,但与书法纸面上的章法一样,结构严谨,宽可驰马,密不容针,立异避同,多姿善变,以达到顾盼有情、生动活泼的艺术境界。

       相信当代的四融斋主张继会再续传奇,让我们期待他演绎更精彩的传奇........................


       祝贺张继先生书法网络展圆满成功!如有可能请赐墨宝  得趣斋  ,谢谢!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利华益小区30号楼2单元101室     韩培勇  于  得趣斋    邮编 257400

[ 本帖最后由 水墨仕 于 2010-8-9 08:58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3 17: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饕餮盛宴,认真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3 11:01 , Processed in 0.292246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