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杨之

【当代实力派书家系列提名展】平和与激情——张继书法篆刻大型网展(赠作品集斋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3 11: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张继的书法篆刻艺术

宁夏书画院 杨华


        汉字能从抽象文字符号发展为艺术,是为何故?原因有三,一是方块结构。这种结构由横竖撇捺等因素构成,而每一种因素有个有多种写法,具有构成多样而统一的形式美法则的充分条件;二是使用工具为毛笔。毛笔的性能柔软含蓄能伸能屈能细能粗,使点画线条的长短肥瘦、直顺曲折和结构的方圆凹凸、虚实疏密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枯润清浊等对立统一关系错综复杂,变化无穷。三是每个汉字都有独立的含义,使书法艺术虽以表现情感为主又含有意义可以理解,感性与理性相济融合,使书法艺术更具普遍的社会性。
        对于书法艺术美的构成因素以及由此而来的创作法则、技巧、经验,张继先生的研究深入精髓,得之于心,用之于手,言传身教,运用自如。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结体”是他的书法美创造的基本功,他的“结体”包含结构和用笔两个方面。结构的充分因素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意味着形式创造的丰富性、多样性,从而能表现人的丰富情感、意识和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而这全靠用笔,使静的结构形式动起来,活起来,成为有生命的感性形象。一言以蔽之,形式结构因用笔而美起来,通过用笔来创造结构形式的和谐之美,乃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追求。从张继先生的作品中我反复体会孙过庭说的“从平整而求险绝,从险绝复归于平正”。“结体”的平正既是出发点又是最终目的。因为只有平正才是构成和谐之美的稳定基础,没有了这种基础,和谐之美变成了无根之花,便失去了生命!这是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的共同要求。
        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最讲究学问根底和历史渊源。考察汉字的发展史,认识汉字的结构法则和书写规律,临摹前贤的典范作品,不管是临帖还是临碑临简,乃至学习本领,掌握规矩方法的主要途径。张继先生是驰骋书坛数十年的老将,成就卓著,硕果累累,早已进入艺术创作的成熟期。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就,他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精力正当壮年,从近期的作品上看出他研习进取、临摹不辍的治学精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可以看作是张继先生创作精神的写照。先生研习汉隶魏碑,得中和之美,一以贯之根底最深!他的隶书端庄圆润,灵动飘逸,雅致秀美。观赏这种作品身心都能感到莫名的舒畅,那才是真正的审美享受。他的隶书一部是隶体却又不失隶体,在这“不是”和“不失”之间已经融合着先生的创新因素。这些书法作品,把绘画的、音乐的、文学的审美功能融为一体,欣赏这种书品,即可直观生动的画面形象,又可感受到情感活动的节奏、韵律,还能得到文字的意义揭示;既有感性的激发,又有理性的启迪。他把情感、想象、理解、体悟全调动起来,从而产生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
张继先生在隶体书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把情趣移向汉简。将汉简书风融入自己的笔端,开拓在先,独树一帜,因而成为书坛的代表人物。我觉得张继先生的书法作品笔墨情趣迥然有别,结体卓尔不群。他的书作随意写来,古拙率真,既保留了隶书的和谐完美,又多了些天趣童心。
        下面再来说一说张继先生的篆刻。
        张继先生的印是典雅的。他的从艺之路虽然艰苦,但艺术创作基于他的人生之中!他不仅有着独立思考的治学方法,在创作中也着眼于高起点。所作之印善于继承,勇于变化,朴实无华,新意迭出。张继先生的印能把自我溶入到博大精深的传统篆刻之中,张扬其气质, 不着自我之色彩,正所谓“可入无我之境”。他的印风与时下竟相追逐的名家风气迥然有别,走的是一条深入古典,不沾流俗的路,体现了一种独立不倚的艺术追求。张继先生的这种取向或许是受到了前辈印人自然为美的熏陶,所以心慕手追地表现出一种“大美不言”的平和与宁静。
         对于治印,张继先生做的是“内圣”功夫。其气质、学养、审美追求以更为蕴藉含隐的艺术语言诉诸欣赏者。例如,他的拟古玺印作,空灵虚静,敦厚精微,有时虚化或去掉边栏,这就异于一般古玺,掩饰方正的形式,强化了视觉印象,别有一种宽博苍茫的气象;其仿汉印,以正大为本,雄浑为用,有时对字形作拉长、缩短之夸张处理,尤为朴质;一些朱文印的线条,通过用刀的微妙调度和钤拓时的特殊处理,较好的表现了笔意和墨趣,立体感强,耐人寻味。这一切都统一在他所追求的境界——古雅清雄之中。
      书法和篆刻都是很抽象的艺术,虽然和绘画一样是平面造型的,但它的性能更接近于音乐,它的线条走向所体现的律动,它的点画在平面上移动所体现的抑扬顿挫的节奏,都给人以时间过程感,而空间已经湮没在时间过程之中。书法艺术的境界,是时空交融而以时间率领空间。观赏这种艺术不能只靠视觉,而靠视觉、听觉、想象、理解等综合感觉。尤其欣赏张继先生“平和与激情”的书艺作品,更应该如此,否则,会把书法混同于绘画了!

                                              2010年7月23日记于悟闲草堂


再次浏览全贴,忽然发现和张先生很有缘分,我的形象(右三)竟然出现在这张照片中
1.jpg

[ 本帖最后由 杨涵之 于 2010-7-23 11:15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3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7-23 1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厚积薄发   终成大器
——拜读张继先生书展有感

  
    张继先生以隶书名世,是当代书坛隶书创作领域重要代表人物和重量级书家。提到当代隶书,脑海中首先油然而生出的一个名字绝对是——张继!他是当代隶书的开创者和发展者,是当代隶书的大集成者,是当代隶书的领军人物!
张继先生书法以隶书见长,梦追秦汉,取法高古,别出心裁,敦厚俊朗,大气率真,在取法《张迁》、《礼器》等诸汉碑的基础上,又参与秦篆、汉简与六朝碑版,结体生动活泼、奇趣多姿,用笔灵动率意,笔饱墨沉,古拙浑厚,墨色多变,这是他对经典书法元素进行开掘、提炼和充分整合的结果。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张继先生对传统经典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既有对传统的坚守,又有时代的创新,真正实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审美的结合。祝张继先生在今后艺术的征途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30030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384号4单元303室  张鸣

[ 本帖最后由 弓长口鸟 于 2010-7-23 11:33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3 11: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1、首先重复一句在杨明臣老师帖子里说过的话:军中亮剑的,都不可小看。军队中确实是藏龙卧虎啊!我喜欢隶书,所以对擅长隶书的书家格外关注,张继先生即是其中之一。平时也经常看到张继先生的隶书,说句老实话,每次看时我都会联想到聂成文老师的草书,都是短胳膊短腿的,但却张力十足,不知道书友们以为然否?
       2、有清以来,碑学盛行,隶书中兴。习隶者往往刻意模仿汉碑斑驳的效果,以求浑厚之气,但结果往往适而其反,形成诸如有意颤抖之习气。观张继先生隶书,多曲方正之势,看得出张老师临过许多汉碑,但又没有模仿某一碑的痕迹,很多字结体尤得张迁中个别字泰山压顶的意趣,形成了奇峭、老辣、浑厚为主的艺术风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后人记住了诗人张继;先生精彩的隶书,会让书史上记住今人张继。对此,我深深地期待!
       4、附近作隶书一件,请先生不吝赐教为盼!谢谢!
       5、一点要求,希望先生能满足。如果有缘,求题斋号“载酒楼”,不胜感谢!
       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  乔增童顿首
SSA44801.JPG
发表于 2010-7-23 1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厚朴开真  大气高古

刘春光

       张继书法无疑是当代书坛中的重中之重,影响着一大批隶书书法人,然而他的行草书和篆书、篆刻也一样的精彩万分,无论何种书体都有着共同的面貌,厚朴开真,大气高古。前几年我就非常关注书坛写隶书的书家,可以来说这几年写隶书者比比皆是,也涌现出许多高水准,有特色的书法新人,但大多数都是千人一面的风格,或者那些人也只是昙花一现,然而能长期活跃并站住脚跟成为经典的也只有寥寥数几,张继、刘文华、毛国典等一批当代为代表的隶书书家,逐渐成为一系炙手可热的话题。这其中不乏佼佼者张继是也。张继是河南人,早就被中原大地肥沃的文化厚土所濡染,把中原大地那古老博大精深,古朴大气,浓厚的古老文字文化所铭记于心,因此他为人厚实,爽快大气,做人如此,写字也一样如此,这就是字如其人啊。
     说起张继书法,书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尤以隶书最为出众见长。张继隶书,高古大气,灵动爽快,厚颜大朴,方圆有道。下面细品张继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首先说用笔,张老师用笔方圆兼施,与结构匹配恰到好处,方笔显现出挺拔力键,浑正大方,结合圆笔的厚朴润达,恣肆雄奇,把每个字写得精彩异呈,有意有味。隶书贵在用笔,用笔的变化,老到无疑不是成功书家的必备要器。其次,他隶书的用墨。大家都知道,墨多则肥软,无力,墨少则苍白,失去神采,而纵观张继隶书的墨色,则是不愠不火,恰为适中,用墨干净爽落,加之墨色的局部变化,润淡中和的调用,使之隶书不俗不腻,让观之者看之千遍而不烦。再说隶书的根髓,观之张继隶书,能直接看出他对古碑汉隶的侵染较之深刻,有张千,石门,好大王,爨宝子等碑帖的影子,加之灵活应用,进一步创新发展,灵动厚实的延续,使之他的书法逐渐形成,乃至成为当今书坛隶书大家的行列。
     然而,张继隶书的成型一至成熟期,也已有一定影响的成就,再提他的其他书体也是一样的精彩。张继先生现已从军,在军旅书家里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多面手。他的行草书,篆书无疑也是隶书经典后的延续,一路雄浑,一路恣肆,张继独到的章草和篆隶书风也深深地打动着我。章草无疑有平复帖的意蕴,宋克的严谨,把章草的法度和他个人恣肆雄浑的笔调融为一体,发挥的淋漓尽致。张继的章草不是偏向赵孟頫、宋克一路的清秀,他心存改变、再造,但对于如何协调、统一,似乎还未把握整个过程。最主要的是章草作品中的章法构成,是给欣赏者很深的印象,但视觉也产生了拥堵的障碍。章法趋于密不容针一路,许多的字堆在一起,并无调节疏朗的长线条,字距密,行距也密,密密麻麻,扑面而来。张继把篆隶写奇、写变有一个明显的因素,那就是行草笔意的进入。这种流动因素的掺和,冲击了形、味,也变换了笔法运行的速度,由徐缓而迅疾,由常速而不断变速,忽快忽慢忽轻忽重,快多而慢少,也就改变了篆隶中具备的温和、平顺、典丽的一些情调。偏颇多于正色,跃动多于平和,改变了人们在欣赏过程中的心理速度。
     再说张继的篆隶,他的篆隶作品虽然粗犷,但古朴拙重之味较弱,笔墨的趣味多了起来。很明显的就是好看。 悦目感觉上升了,欣赏时产生快意,但难以由寓目而达之内心贮存,反倒不如厚实拙重更有回味。行草笔意进入篆隶,通常认为更为丰富,得多元美感,因为篆隶成分得到了改变。在形态多变的同时,我们需要更多的对内在的要求,而不是仅仅外在美观。在章法上,张继运用了疏密两种形式。篆隶疏朗甚至空旷,而行草却极为密集。张继的草书作品倾向于章草,每字大小相似,笔调甚为精省简约,一字之笔画的运用无多,适则止。用笔这方面,张继对于主要笔画的把握比较准确,恪守简之又简的运用原则,在简练中建立字的形态。可是他书写章草的速度又偏于迅疾,有时就把一些很灵巧悠扬的线条带了进来,它们不是章草线条,而是今草,很明显,这也冲淡了章草淳酣的韵味。
    不难看出张继是书法多面手,他个人在取法的品类上,张继可以说是诸体皆备,其中以篆、隶为优长。在篆隶的取法上,也是着力于变化的形态、跌宕的姿势。从具体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不太兴趣于平正、均衡、匀称的结构、布白,也缺乏对篆、隶中工稳、精致的传达,所以他的篆隶作品都是起伏不平、抑扬多姿、摇曳多变,有一种奇态,也有生涩、粗率之趣。这自然比平正更能吸引阅读者。细读可以发现,在伸缩上很有讲究,缩者惜墨如金,紧收如龟之缩首,千呼万唤不伸头。伸则汪洋恣肆,如神龙甩尾,悠长而劲健。通过这种大的反差来营造异相之美。这些年来,书法创作中的奇态远远超乎平正。除了奇态更作用于视觉之外,奇态的创作也更使书家心机起伏痛快酣畅,心绪飞扬骏发踔厉。由此张继的篆隶作品也通篇洋溢动感,把古人笔下的庄重、典雅韵致,进行了大的转换。
    总之张继的作品给人的印象还在于竞争力强,应和这个书法竞争的时代,飞快猛厉,歌舞战斗。善于竞争中不免火气躁气也相应进入。作品中的闲雅清逸韵致也就消失。大家知道,笔调雅致、从容清旷一些,也能使格调更为高洁。
问好张老师和杨版主。求题:逸墨兰轩


[ 本帖最后由 乙木先生 于 2010-8-9 23:58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3 1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饕餮盛宴!
慢慢品位中......
发表于 2010-7-23 12: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7-23 13: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中国书坛,张继先生以碑融简的隶书开一代先河,可谓独步天下!   
     “诗书画印”之四融,让我们看到张继先生的博大与胆识,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兼容并蓄。有容乃大,有融会更深邃。在报刊和网络上常常被张继先生坚毅而执着的眼神所吸引,那眼神中流露出理性的平和,沉着,矜持,却掩饰不住内心对艺术追求的澎湃激情。  
       中原大地,农家子弟,张继先生一步一个脚印,以赤子之心,背负起对书法的热爱,用汗水浇灌,用真诚耕耘,以传统为基础,以创新为起点,借古开今,别开生面,已具大格局,大气象。张继先生曾经总结,一件优秀书法作品应具备的八个要素,一是有品位、二是有风格、三是点画美、四是结字美、五是章法美、六是墨色美、七是形式美、八是内容美。为我们学习和欣赏书法提供了全面而又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观先生之书作,朴茂厚重而不失机巧灵动;开张恣肆而不失严谨精微,先生用笔用墨酣畅淋漓,让人无不拍手叫绝,可谓“从心所欲而不越矩”。观其书作让人浮想联翩:如仰望高山之雄强,聆听泉水之潺潺;似远古沙场金戈铁马,群雄逐鹿,又如竹里馆内,明月相照,琴声悠扬……
  感谢当代书法网,感谢张继先生为广大书友在炎炎夏日呈现的一道靓丽风景,让我们如沐清风倍觉舒爽;让我们如饮清茗一盏,沁透心脾……   
敬请张继先生赐斋号“抱朴草舍”      不胜感激,后学山石顿首
姓名:张吉磊 通信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张山南村1小队 邮编:272057 手机:13176757626
发表于 2010-7-23 13: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中国书坛,张继先生以碑融简的隶书开一代先河,可谓独步天下!  
     “诗书画印”之四融,让我们看到张继先生的博大与胆识,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兼容并蓄。有容乃大,有融会更深邃。在报刊和网络上常常被张继先生坚毅而执着的眼神所吸引,那眼神中流露出理性的平和,沉着,矜持,却掩饰不住内心对艺术追求的澎湃激情。
       中原大地,农家子弟,张继先生一步一个脚印,以赤子之心,背负起对书法的热爱,用汗水浇灌,用真诚耕耘,以传统为基础,以创新为起点,借古开今,别开生面,已具大格局,大气象。张继先生曾经总结,一件优秀书法作品应具备的八个要素,一是有品位、二是有风格、三是点画美、四是结字美、五是章法美、六是墨色美、七是形式美、八是内容美。为我们学习和欣赏书法提供了全面而又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观先生之书作,朴茂厚重而不失机巧灵动;开张恣肆而不失严谨精微,先生用笔用墨酣畅淋漓,让人无不拍手叫绝,可谓“从心所欲而不越矩”。观其书作让人浮想联翩:如仰望高山之雄强,聆听泉水之潺潺;似远古沙场金戈铁马,群雄逐鹿,又如竹里馆内,明月相照,琴声悠扬……
       感谢当代书法网,感谢张继先生为广大书友在炎炎夏日呈现的一道靓丽风景,让我们如沐清风倍觉舒爽;让我们如饮清茗一盏,沁透心脾……  
          敬请张继先生赐斋号“抱朴草舍”      不胜感激,后学山石顿首
姓名:张吉磊 通信地址: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张山南村1小队 邮编:272057 手机:13176757626


[ 本帖最后由 风行雨散 于 2010-7-23 13:33 编辑 ]
发表于 2010-7-23 13: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隶书高手,大家风范,屈指可数,成绩斐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3 10:56 , Processed in 0.607834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