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6|回复: 4

@客场散兵作战 陕西省30人入展九届国展@陕西书法呼唤“独特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3 10: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我省30人入展,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数字”,面对中国书法九届国展的最终尘埃落定,陕西省书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薛养贤如此表示,“你想想,从58356件投稿作品中选出899件,相当于66选1,有哪类竞赛有这么大的淘汰率?” </font></p>
<p><font size=4>  就在这899件中,陕西省有王永坡、梁林波、蔡佰虎等30人的作品(含论文一篇)入展,是除过八届国展(我省当时是东道主)的最好一次。 </font></p>
<p><font size=4>  此次出任篆刻组评委的省书协副主席赵熊表示,从整体情况看,这次大展,比较好地发挥了陕西的水平,说句客观的话,20年来,陕西一直没有站在全国书法的最前列,这次成绩来之不易,何况我们是客场作战、散兵作战。 </font></p>
<p><font size=4>  有“长袖”也有“短板” </font></p>
<p><font size=4>  从五万八千余件作品中选出899件入展作品,陕西有30件作品及论文入展,与往届相比,是一大突破。陕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书法传统及浓烈的书法氛围,自从八届国展由陕西承办后,更是为陕西书法的气氛烈火烹油。九届国展征稿开始后,省书协主席雷珍民便提议由省书协创作委员会组织实施,在青华山下举办了陕西省书协精英创研班,省书协还拨了5000元经费。此次,我省的投稿为2103件,投稿量居全国第九,便是明证。而从入展方面来看,陕西既有“长袖”,也有“短板”。“长袖”方面,有目共睹。全国篆刻入展73人,陕西占了5个席位;全国行草书入展466件,陕西有19人“闯入”,在这两项里,陕西远远大于平均值。行草书此次仍是“大户”,行草书占投稿量的百分之六十五,而评出的结果也占了总入展作品的半壁江山。楷书有4人入展,篆书只有1人入展,而隶书则无人入展。 </font></p>
<p><font size=4>  此次陕西共有两名评委,除了赵熊外,吴振锋参加了论文的评审。吴振锋表示,此次全国共有700余篇论文,相比于书法作品的投稿量,论文显得有些冷落,后来评出了28篇入选论文,其中5篇获奖。一些人的创作作品非常精彩,入展是意料中事,但有些最终没能获奖,可能也与评委的审美习惯有关。赵熊表示,此次我省没有集中送稿,都是散兵作战,而且是客场,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相当不易。 </font></p>
<p><font size=4>  最遗憾的是陕西无人获奖 </font></p>
<p><font size=4>  无须讳言的是,如果说到遗憾,那就是九届国展的35名获奖作者及5名论文获奖者中,没有一个陕西人的面孔。一句话,陕西本届无获奖。 </font></p>
<p><font size=4>  针对陕西此次无人获奖,一些书法专业类网站上有网友打抱不平,也随即有了类似“不以上展论英雄”的帖子,还有人纷纷贴出未入展的作品,以及部分虽然入展甚至获奖但令人难以恭维的作品,质疑评委的眼光及水准,还有人向评委发出挑战帖,网上贴出了一些入展作品的照片,质问“国展楷书为何这般沦落”? </font></p>
<p><font size=4>  九届国展是首次分书体进行评审,楷书、隶书、篆书这三种书体,无论是整体水平还是投稿数量,都远远不如行草书,还有人建议下届国展时,把行书与草书也分开。很长时间,只有薛养贤、魏杰等寥寥数人在支撑门面,而薛养贤获奖又成为西北地区在国展中获奖的第一人。八届国展是一把火,把陕西书法这锅水烧开了。当时我省是东道主,显得“人丁兴旺”,有80余人入展,仅获奖就有10人。八届国展确实是极大地带动了陕西的书法热情。 </font></p>
<p><font size=4>  陕西的作品以后应“更加响亮” </font></p>
<p><font size=4>  “我们的许多作品,就输在了不够响亮。”赵熊说。他随即解释,在结合当前书法发展的态势上,陕西书法家的思考不够,作品不够响亮,不够独特,跟别人拉不开距离,很难让评委从芸芸众生中把你提出来。评奖时,与投稿作者同省籍的评委要遵守回避制,身为评委而没有投票权,所以成果比较客观。赵熊说自己从主观上找这个原因,西北人比较老实、不够敏锐,咱们整体组织准备也似乎不够,积极性不高。 </font></p>
<p><font size=4>  第二点,有些针对性的研讨,当代书风的走向,我省做得很不够,展品在几万件作品中埋没掉了,造成一些遗珠之憾。客场作战而能取得30人,对陕西来讲,成绩是非常可观的。第一届是老将出马,20多人,从第一届开始每况愈下,除了第八届,最惨的一届只有两三个人入展。“国展对书法的促进是毫无疑问的”,八届国展的投稿量是3万多件,本届是近6万件,全国书法作者的热情之高,可以想见,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一直热下去,投稿量会越来越大,但入展作者毕竟有限,如何改进,急需找到一个合理的途径,赵熊最后也表达了自己的忧思。 </font></p><br><br>[来源:华商报 作者:记者 王锋]
发表于 2007-10-23 12: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0-23 16: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0-23 17: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0-23 17: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7 12:37 , Processed in 0.31968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