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谷国伟

楚风袭来——《董江源篆书千字文》出版(高质量回帖送作品集、题斋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9 18: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0# 涤尘 的帖子

但楚简没有冈字,用刚也是可以的。古人也有此种用法,所以我也用之。如《太玄·沈·上九》:“血如刚,沈于顙。"刚作冈
发表于 2010-1-20 00: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以写楚简为主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我一直都在密切的关注董老师,虽然没有见过董老师及其原作,但是网上的作品照片却看了很多,只要在网上看到董老师的作品肯定第一时间下载下来,因为在众多写楚简的书家当中,董老师可以说是写的最纯的一个。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参考董老师的篆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董老师的篆法准确度跟字典是一样的。
董老师这件《千字文》可以说是代表作,写的十分精彩。
第一:篆法相当准,估计董老师写出这篇巨制花了很多时间并参考了很多资料。因为只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金石基础并且要对楚简文字极其熟悉的书法家,才能有如此的纯度。
第二:字型整合的很美,书写十分娴熟。这篇作品的结体和用笔偏向于上博楚简,相对郭店楚简来说没有了飘、滑、尖等缺点。用笔方面多隶意,估计这跟董老师早年是写隶书为主有关。而楚简的结体和很多笔画都带有隶意,所以在楚简中加隶书的笔画则变的更有韵味。
第三:形式和章法很好,采用竹简的形式,用自然错落的章法,与楚简灵动的风格相得益彰。做旧也十分的精巧。
因为晚生也在楚简,今天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所以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董老师。
第一:这件《千字文》的字形整体有向右上角倾斜的趋势,当然这种趋势与原帖是一致的。在下想问的是,董老师这样取势是为了造险绝之势,还是为了尽量保持楚简原帖的感觉。倘若把字写大来的话,取这样的斜势是否合适?
第二:曾经看过董老师的一些作品墨色变化还是很丰富的,但是这件《千字文》的墨色变化却少了很多,不知是不是小字要做墨色变化比较不合适?另外记得以前董老师用宿墨写过很多作品,墨色的变化是有了,不过更多的则是浓淡的变化,少了一些枯湿的变化。倘若多一些枯湿的变化也许会更好一些,不知董老师以为然否?
第三:董老师的作品在线条方面还是比较贴近上博楚简,笔画较刚直,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线条的粗细变化。董老师的线条变化还是比较少,隶书和篆书都是这样。也许是因为董老师早期写隶书受伊秉绶的影响吧。线条再变一变也许会更好。
第四:70楼谷松章老师提到的“诡异之气”,对于这个观点晚生非常赞同,如何让楚简写的更诡异、更奇崛,也许是一个很值得所有楚简书家思考的问题。晚生认为要求得诡异、奇崛之气当在结体上多下功夫,要加强单字内部的挪让、松紧变化,但是如果过于注重了字形的变化,那必将失去楚简形态的一些基本特征,晚生想请教的是楚简单字形态的取舍应该如何是好?
董老师平易近人、不图虚名、扎实做学问的高尚人品在下早有耳闻并十分钦佩。董老师的轻松、朴实的书法作品也给晚生很大的收益。今天看到这件精彩的《千字文》更是让晚生兴奋不已。在此也祝董老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创佳绩!
晚生才疏学浅,一派胡言,不当之处还请董老师多多包涵。
如蒙不弃,请董老师题“聆偈斋”,最好送一本作品集,晚生拿来当字典用,哈哈。若能如愿请用快递发出,邮费到付就可以了,晚生这里收普通信件不方便。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龙菁花园9栋11—1室,刘自坤收。
邮编:617000
电话:13198602085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豆胆大将军 于 2010-1-20 00:12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0 00: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两张晚生的楚简拙作,请董老师指导。
发表于 2010-1-20 09: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老师你好:

       把你的大作〈千字文〉学了好几遍,收益不小。不过有一字不明,请教于你:第二页“乃服衣裳”的“服”字译文与简书文字“服”字好象有点不符。楚简书应该是“备”字,不知对否?
发表于 2010-1-20 10: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如此,称其一流,恐是过誉吧
发表于 2010-1-20 11: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江源老师篆书‘千字文’千古绝唱 超好 佩服

董江源老师是近年书坛出现的一位活跃的书法家。但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重要书法展览,并在各种书法赛事中频频获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十分为难令人们佩服。

江源书老师书法创作有三个特点:古,奇,新。所谓的古,是一种纯古,得纯古之形,才能具醇古之意。他的书法创作之本不是历代流传的那些名碑重帖,而是新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不是名公大儒的手泽,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书手遗墨。他直接使用最纯古的创作素材,这素材,没有经过金石文字制作性的“异化”,没有经过唐宋楷则的“异化”,也没有受明清书家个性化创作影响而“异化”,而是原汁原味的参照古人的手写体,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用笔使转映带,体会笔势往复的节奏,所以江源老师的创作能得“笔下无夹杂”之妙。所谓的奇,是以一种不平常的形态而生出新颖感,从而使作品在审美上产生对视觉的冲击力,因他所取的素材是人们过去见不到的简牍帛书,他的书法创作是建立在考古新发现和古文字学家对新发现古文字整理考释的成果之上的。他之所本是古人自由的手写体,汉简帛书自然率意又具平直舒和之美,楚简帛书天真浪漫,又奇丽诡异,变化无端中有着统一之美,这一切都使看惯了钟鼎铭文、秦汉石刻以及“颜、柳、欧、赵”的人们有一种新奇的美感。其三是新,其创作形式之新、笔墨趣味之新与文字之醇古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从古与新两端构成江源书法创作审美的支撑点。把古简帛书上粟米大小的字放大开来,把竹木简牍书的原型用长锋笔在生宣纸上再造,把这些用心查找、搜集连辍古文字而成的诗文,用全新的章法构图表现于书法创作中,把这些古人于掌上近观的文字,通过创作者的种种手段,使之适应于高大展厅作壁上观的审美环境,适应在众多作品对比之中展示自己,这一切,都在江源的匠心独运之中。
  董江源老师的篆书‘千字文’巨作 更是千古绝唱  令人们佩服之至!

  恳请董江源老师赐给我墨宝 大篆题写斋号 “香海居”
  110003  辽宁省沈阳市光荣街10号  辽宁广播电视台  李学政(怡之)  收
         13998837111
发表于 2010-1-20 12: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董江源先生作品集出版!谷老师辛苦了!![tao18]
董江源老师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楚篆书法家。其篆书取法先秦文字,峻朗高古。崇厚朴,求大气,重创意。在以楚系文字进行书法篆书创作上,注重线条趣味,古朴而俊俏。他曾大量临摹楚系文字原作,在实践中揣摩古人执笔、用笔、用墨、结字的意趣,并根据自己的积累和体会,以及对古人和古文字本质的理解,从容地进行意向性创作,还原古文字的笔墨气象,写出楚系文字原本特有的古朴气息。他将线条寓流畅于平实中,稳健而多姿,浑厚而圆润,结字开张而不松懈,紧敛而不局促,穿插游刃,揖让呼应,使楚系文字中的微妙变化在不经意中呈现出来,达到了不同凡俗的艺术效果。我喜欢其书法,如有可能得到先生的墨宝,请用篆书题写斋号“煮墨斋”,并赐赠一册作品集学习!!谢谢了!!      
(330800) 江西省高安市第五小学 皮幸军
发表于 2010-1-20 1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0 17: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棒!佩服!
发表于 2010-1-20 17: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祝贺董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6 20:33 , Processed in 0.225918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