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网 当代书法论坛 当代书画超市 书家博客
论坛首页 |  书坛新闻 |  当代书坛 |  展览馆 |  篆刻区 |  美术区 |  自治区 |  学术界 |  培训中心 |  资料馆 |  文艺休闲区 |  当代书画超市 |  管理区 信息采集

书法|当代书法论坛|当代书法网|中国当代书法第一门户网站  当代书法网是由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杨崇学(杨之)先生于2007年5月创办的。网站自开通以来,以传承我国书画艺术为己任,在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展示,推出书坛新人、通过互联网向世界推广中国的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10|回复: 3

关于临摹的几个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7 22: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p>&nbsp;&nbsp;&nbsp; 临摹是学习书法必不可少的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法的“始”,即是临摹,任何人概莫能外。</p>
<p>&nbsp;&nbsp;&nbsp; 通常说来,初学临帖当以模拟准确、分毫不差为上,在这一阶段,学习首的主要目的是力求能娴熟地掌握各种技巧。每一本字帖,都凝聚着古人毕生心血,包含着无比丰富的艺术内涵,轻视它是不合理的。如果连毛笔划线的技巧还没有掌握,就要傲然自得地卑视古人,以为亦步亦趋地跟着古人跑没出息,其实是在与自己开玩笑。有这种思想的人切须引起注意。</p>
<p>&nbsp;&nbsp;&nbsp; 这一阶段的临帖应以摹帖为主。学习者的眼和手,与帖上的墨迹之间,由于初次接触,会产生一个不小的差距,难以把握帖中的艺术精粹,这就需要强迫自己去适应帖书的风格。从教学实践上看,早期的这个学习阶段在时间上不宜拖得太长,要提高效率,在字帖临摹的表面或边缘部位反复游移,对以后的学习并不会有多大好处。摹帖是个极好的高效率的方法,尽快地掌握字帖风格的最基本方法。它可以帮助把握进一步深入所必须的技巧。这就叫取得“进攻”的出发点。</p>
<p>&nbsp;&nbsp;&nbsp; 第一个目的达到后,应该扔掉拐杖了。第工阶段是临帖,“对临”。“对临”是一般的技巧训练,通过自己的书写实践,要掌握基本的用笔、字的间架特点以及章法上的特点(选字本也有个组合字的章法问题),做到如此就算是达到了本阶段的要求。如果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加以指导,则两年左右的训练时间(每天练习大约一至二个小时)&nbsp; ,足足有余了。当然,成年人所需时间与少年人不同,因为理解能力不一样,但一个小学生,只要能按要求学,至多三年也可以达到目标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单元是临摹过程中最艰难的单元:从摹到临,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个质的转变。</p>
<p>&nbsp;&nbsp;&nbsp; 第三个阶段,则是背临。常常有学员为临书与自书的距离太大而苦恼。确实,从临书到自书,又是一个质的转变,如果没有过渡,我以为是很难适应的。以我的经验,过渡层次就是背临。临摹时,总有个我与帖之间的心理距离,我是主,帖是客,背临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心理距离,使主客相融,物我化一。学颜体的要出手即颜,学欧体者要出手皆欧,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帖的风格技巧。当然,要做到主客相融,在背临时就不但要注意帖的技巧,更应考虑到气韵、格调、趣味、神采等。同时,背临的更大意义还在于锻炼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要尽力做到惟妙惟肖。</p>
<p>&nbsp;&nbsp;&nbsp; 第四个阶段是意临。有了上述基本功,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书法王国,基于此,不应在一本帖上逗留,要想办法开拓视野,在不同风格,技巧的各家帖中寻找契机,有些大书家临某家某帖,不象。初学者常常觉得无法理解,临而不象,临它作甚!殊不知这正叫“意临”,临者对帖的揣摩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 而是取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取”的一点应考虑到与自己个性和习惯、基本风格相吻合。吴昌确临石鼓、何绍基,临兰亭,距离甚大,但却在某一点上与原帖精神契合,“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意临时,切忌面面俱到,要着眼于一点。为什么和如何来选择这一“点”,就要学习者对自己正确估价了。这种选择,常常可以看出学习者的修养来。</p>
<p>&nbsp;&nbsp;&nbsp; 意临也可以称为博取众长,但要注意,意临不是无法临象,如果连帖的基本临摹技巧尚未掌握就自诩是“意临”,那是没有好处的。</p>
<p>&nbsp;&nbsp;&nbsp; 除了意临这一较高级的学习阶段之外,在其他几个阶段中,还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介绍书法理论时应以技法研习为主,不必过早地介绍一些近玄的理论,什么“不似之似” “取其神韵”“法于自然” “无所师承”,这些理论必须在特定的角度去理解才有意义.初学者看到这些口号,懵懂为之,反而造成思想混乱,不知适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根据我的经验,还是要分清学习的阶段性,初临帖时,应强调技巧为主的教学目标。 </p><br><br>[来源:浙江书法教育网 作者:]
发表于 2007-11-3 1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1-3 23: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19 14: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艺术顾问

中国历代年号索引 | 书法家常用礼语 | 公元干支对照表 | 岁时表

Archiver|手机版|当代书法网|当代书法论坛 ( 京ICP备2020048054号,京公安网:11010802014578号 )

论坛网友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当代书法网立场无关。

网站联系人:杨之 13501296373

当代书法网群:36526567(QQ) 当代书法网版主群:34573496(QQ)

网站邮箱:ddsfw@126.com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时军莉律师(上海君莅律师事务所)

GMT+8, 2024-6-27 05:26 , Processed in 0.252005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